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合肥市及各縣區、開發區上半年經濟數據相繼出爐,長豐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2%,增速領跑合肥全市。
產業結構優化,GDP增速在合肥居首
工業轉型升級正在加速。鄭成功/攝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長豐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眨焖偻七M企業復工復產,有序組織復商復市,以精準施策對沖疫情影響。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長豐縣經濟運行快速復蘇,為奪取全年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日前出爐的經濟數據顯示,2020 年上半年,長豐經濟運行快速復蘇,產業結構更趨優化。統計顯示,上半年長豐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2%,增速在合肥各區縣中排名第一。
據了解,在一季度同比下降5.3%的情況下,長豐地區生產總值二季度強勁回升,較一季度提高9.5 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1%;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5.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9:39.7:51.3。其中,服務業占比首超50%,較上年同期提高18.1 個百分點,增速居合肥五縣(市)第一,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
此外,上半年,長豐縣高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3 億元,同比增長49.3% ,增速同樣居合肥五縣(市)第一。
“長豐草莓”品牌價值高達73億元
工業方面,上半年,長豐縣工業經濟由降轉增,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統計顯示,上半年,預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6.5 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較一季度上升15.8 個百分點,實現半年負轉正,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7.4%,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2 個百分點。上半年,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7.8%,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產值9.5個百分點。
農業方面,長豐縣特色產業加快發展,“310”工程穩步提升。其中,長豐草莓榮獲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價值達73.66 億元;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到22 萬畝;15 個田園綜合體和現代產業園區建設步伐加快。此外,長豐農業產業化加速推進,全縣各類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到1224、2709 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56家,其中規上企業45家。
長豐特色農業聞名全國。
另外,上半年,長豐縣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外貿出口逆市上揚。統計顯示,上半年長豐縣實現進出口總額37774 萬美元,同比增長8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58.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2538 萬美元,增長97.2%;進口5236萬美元,增長26.6%。
市場消費規模也在快速增長。據統計,截至6 月底,全縣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7 億元,同比增長14.5%,高于縣年度計劃2.5 個百分點,總量和增速均居合肥五縣(市)第一。
率先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百分百復工復產
在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下,長豐經濟發展是如何“降幅收窄、企穩回升”的呢?
據了解,在全市率先進入低風險地區后,長豐就開始謀劃復工復產。為此,長豐建立了企業復工駐企聯絡員、指導員制度,抽調447 名機關干部,幫扶全縣825 家企業,服務企業超4000 戶次。長豐還幫助協調104 家企業購買口罩13.2 萬只,并探索“共享員工”做法,全面推行審批要件容缺辦理、線上受理、網上聯審,支持工程項目全面復工。
長豐還出臺鼓勵中小企業持續發展“18 條”政策,建立政策兌現聯審機制,優化“5+2”模式(縣財政局、發改委、稅務局、司法局、政務服務管理局+政策兌現申報單位、監督單位)、“753”流程(7 日內完成聯審、5 個工作日公示、3 個工作日內兌現到位),兌現財政獎補2.2 億元,率先實現規上工業企業100%復工復產。
雙鳳經開區加速邁向“國家級”。王翔/攝
瞄準三大目標,實施“三個千萬”行動
在上半年實現經濟發展企穩回升,并在合肥領跑后,長豐繼續朝著“雙第一、雙千億、兩爭創”的近期目標穩步邁進。據長豐縣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雙第一、雙千億、兩爭創”指的是,“經濟運行考核縣市第一、脫貧攻堅普查成果第一,開發區營收過千億、縣域存貸款總額過千億,爭創國家級雙鳳開發區、爭創全國百強新位次”。
而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長豐縣也在全縣掀起大干實干快干的干事創業熱浪熱潮,以“爭取全市第一就是優秀、低于全市平均就是落后”為標準,把所有目標任務落實到單位、落實到人頭,營造緊張快干的濃厚氛圍。據介紹,長豐縣正在推進現場工作法,全面開展“千名幫扶進萬戶”“千名干部進萬企”“千名教師進萬家”活動,瞄準脫貧攻堅、經濟發展、青少年教育這三大領域,開展幫扶包聯活動,全面梳理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營造務實擔當的工作氛圍。
同時,長豐縣也全面推進“項目長”制度,按照項目化工作方式,由四大班子領導每人領銜推進1-3 個頭雁項目。同時,強化完善“一個庫、一張圖、一班人、一顆釘”“四個一”工作機制,加強全周期全過程監管,力爭謀劃的358 個項目、2361 億元投資全面落地。長豐還實行“鏈長制”,開展招商引資“512”工程(科級5 億元、縣領導10 億元、主要領導20 億元),緊盯世界500 強、央企和行業“三甲”,聚焦高端制造、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等3-5 個主導產業,加快項目談判、簽約、落戶步伐,做實延鏈補鏈強鏈,力爭全年招商引資突破500億。
十四五期間,長豐GDP將突破千億大關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長豐經濟社會發展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日前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舉辦的“2020 年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2020 年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百強榜》正式發布。
其中,安徽省共有三縣上榜,長豐位列全省第二名。更加宏偉壯麗的“十四五”發展圖景,即將徐徐展開。站在新的起點上,長豐縣也在謀劃新一輪的發展。首先,長豐將堅持工業立縣戰略不動搖,全面提升雙鳳經開區園區建設、產業引進、科技創新、為企服務等水平,加快晉升國家級開發區步伐。同時,長豐將合理布局崗集汽車零部件、下塘智能制造、吳山裝配式建筑、楊廟食品加工、水湖產教融合等產業,并加強與合肥高新區等園區合作。長豐還將擴大開放合作,承接長三角、珠三角和合肥市區產業轉移,打造一流園區環境。
長豐也將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爭創全國草莓第一縣,培育2 萬頭奶牛牧場,大力發展稻蝦共養、薄殼山核桃、優質葡萄、特色南瓜等產業,做全市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長豐也將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北城總部經濟,并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積極引進證券、保險、風投、創投和新金融業態,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十四五期間,長豐縣還將打造品質北城、精致縣城。圍繞城市生活,加快鄰里中心、中小學、幼兒園、街頭游園等建設,構建5分鐘、15分鐘城市生活圈,不斷提升生活品質。同時,加快崗集國學小鎮、吳山美食小鎮、杜集文旅小鎮、馬郢農業雙創小鎮、朱巷體育小鎮、義井櫻花小鎮等建設,讓長豐面貌更加豐富多彩,清新亮麗。
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長豐縣GDP 將突破1000 億大關,挺進全國五十強,人均GDP 達到2 萬美元左右,這將為合肥“五示范一高地”建設,貢獻更大的“長豐力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