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安醫大二附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聯合多科室經過精心準備對一名低齡低體重患兒成功實施心臟手術,手術取得圓滿成功,經過近1個月的監護觀察,患兒順利康復出院。
據悉,這名出生僅51天的小寶寶體重僅有5.5公斤,由于出生時患有先天心臟疾病,父母帶著襁褓中的孩子輾轉來到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就診。經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盧中診斷,這個未滿百日的嬰兒竟然同時患有室間隔缺損、卵圓孔未閉、支氣管肺炎、先天性肺發育不良、肺動脈高壓,并伴有肺部感染等多種疾病。由于寶寶抵抗力極其弱小,為確保安全,心臟大血管外科手術團隊經討論并取得家屬同意后,先行將患兒轉至兒科新生兒病區進行抗感染治療。
對如此低齡、低體重的患兒進行先心手術,不僅在該院從未有過,在省內也鮮有報道。為此,心臟大血管外科醫護團隊在盧中的帶領下對患兒病情進行多次研判,在反復討論的基礎上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手術計劃。
6月22日,在該院麻醉科、手術室等科室最精干力量的全力配合保障下,一場全麻體外循環下的室間隔缺損修補+卵圓孔未閉縫閉術順利完成。術后,患兒住進了具有救治低齡患兒豐富經驗的安醫大二附院新生兒科PICU。心臟大血管外科也立即調派高年資、經驗豐富的護士前往PICU共同護理患兒。
經過三周時間的重癥監護、霧化、吸氧、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療護理,這名寶寶的先天性心臟病及相關并發癥已全部治愈,并于日前康復出院。
據盧中介紹,先天性心臟病,是指人體心臟及大血管在胎兒時期發育異常引起的一類心血管畸形,也是兒童最常見的一類心臟病,發病率在占新生兒中有0.4%-1%。專家提醒廣大家長,當出生后孩子經常發生以下情況需警惕:
(1) 反復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
(2) 生長發育差、消瘦、多汗;
(3) 吃奶時吸吮無力、喂奶困難,或嬰兒拒食、嗆咳,平時呼吸急促;
(4) 兒童訴說易疲乏、體力差;
(5) 口唇、指甲青紫或者哭鬧或活動后青紫、杵狀指趾;
(6) 喜歡蹲踞、暈厥、咳血等。
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是先心病手術成功并取得良好預后的關鍵。
施熠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