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記者從廬陽區統計局獲悉,廬陽區上半年經濟運行回升態勢明顯,特別是二季度以來積極因素顯著增多,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回升。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501.77億元,增速由一季度下降12.8%轉為增長0.3%。
此外,該區服務業增加值、戰新產業產值、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建筑業總產值、招商引資總量、外商直接投資等多項指標增速實現“負轉正”,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上半年持續保持正增長。
看產業——
主要指標快速回升 “三產”由負轉正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廬陽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加大“六穩”工作力度,落實“六保”要求,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精準推進復工復產,主要經濟指標回升顯著。
數據顯示,上半年,廬陽區服務業增加值420.17億元,由一季度下降8.2%轉為增長1.0%,上拉全區GDP增速0.8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仍發揮主要支撐作用,增加值同比增長6.6%,占全區GDP比重達30%,拉動GDP增長1.8個百分點;房地產業快速回升,由一季度下降15.8%轉為增長7.9%,拉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非營利性服務業持續保持正增長,批零住餐、交通運輸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等降幅明顯收窄。
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得來不易。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服務業受到較大沖擊。面對壓力,廬陽區積極應對,多措并舉,最終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0.4億元,同比增長1.6%,增速較一季度上升24.6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服務業中有六成行業門類營收增速實現“負轉正”。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7%。
看動能——
大項目建設提速 ,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集中開工重大項目21個,集中簽約重大項目8個。其中,宜家商場項目開工建設,銀泰二期打造時尚活力新商場,次干路肥西路將上跨北一環……今年以來,廬陽區全力抓好企業復工復產和項目開工,跑出重大項目建設“加速度”,以項目促投資,以投資促高質量發展。
上半年,廬陽區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6.7個百分點。其中,大項目投資拉動作用明顯,全區5000萬元以上大項目較去年同期增加23個,本年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04.5%,拉動全區投資增長17.5個百分點。在產業投資方面,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84%,較一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由一季度下降20.7%收窄為下降3.7%。分月度來看,投資增速從5月起由負轉正,分別為19.1%和38.1%。其中,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今年以來持續保持正增長,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6.9%,高于全市36.4個百分點。
大項目建設全力推進,新產業表現也很亮眼。上半年,廬陽區6成以上戰略性新興企業生產保持正增長,新產業增長持續加快,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4%,增幅高于全區規上工業產值5.1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擴大14.2個百分點;規上服務業由降轉增,營業收入由一季度下降23%轉為增長1.6%。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異軍突起,實現創新性增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6%。
看需求——
激發市場活力, 消費信心加快復蘇
成績背后,是廬陽千方百計激發需求活力的持續努力。上半年,零售、餐飲等傳統線下商貿行業受疫情沖擊較大。作為全省商貿業強區,廬陽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商貿服務業全面復蘇:率先發放1000萬元電子消費券,吹響全省刺激消費的號角;針對北部商圈、夜間經濟、家居領域、汽車領域增發620萬元電子消費券;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打造“夜廬陽”生活節品牌;聯合滴滴出行發放2000萬元出行消費券,鼓勵市民夜游廬陽;優化升級《廬陽區推動商貿零售業轉型發展扶持政策》,進一步激活市場主體,釋放城市活力。
強有力的舉措之下,效果也在顯現。上半年,廬陽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7.13億元,同比下降6.3%,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4個百分點。限上零售額完成215.04億元,同比下降5.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8.3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18.81億元,同比增長29.7%,占限上零售額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3%提高到8.7%;通過互聯網實現餐費收入同比增長301.1%。
分行業來看,全區21類有零售額的商品類值中,8個行業累計增速已轉正。其中,體育、娛樂用品類和書報雜志類同比分別增長277.4%、77.4%。從月度趨勢來看,消費市場自3月份以來持續好轉,月度增速從-18.9%增長到11.6%。
此外,上半年,廬陽區社會民生持續改善,發展質效穩步提升。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8288元,同比增長4.3%,增速居四城區第一,快于全市0.2個百分點,持續跑贏GDP增速,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下一步,廬陽區將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同時,統籌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緊盯目標、狠抓落實,全面持續穩固高質量發展態勢,聚力為合肥打造“五高地一示范”貢獻廬陽力量。
曹芹 宋家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