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昨日暴雨中,巢湖已超歷史最高水位。“我們這里的竹塘圩堤已經漫水了,”合肥巢湖市槐林鎮的村民說,“村莊被水淹了,大家只能劃船出行。”昨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槐林鎮探訪這里的圩堤安危。
昨日,巢湖市槐林鎮槐光村,圖中不遠處斷斷續續的“黑線”就是已經漫堤的竹塘圩堤。
現場:道路被淹,樹木只剩樹冠
昨日下午,天下著雨,記者來到巢湖市槐林鎮槐光村。一聽記者打探水情,一位村民馬上指路說:“黃林頭村很嚴重,很多人已經撤出來了,家里的水已經快到肩膀了,不撤出來就危險了。”前往黃林頭村的柏油路已經被水淹了,路邊的電線桿矗立在水中,一些樹只剩樹冠露在水面上。一些小船正忙碌地運載著村民和物品出入。
村民胡先生指著不遠處一條斷斷續續的“黑線”說:“那就是竹塘圩堤,現在去圩堤的路已經被淹了,過不去。”記者看到,巢湖水涌到圩堤附近,就掀起巨大的浪花。
村莊:家里被淹,村民劃船出入
“黃林頭村是槐光村的一個自然村,這個村有100 多戶,大部分姓胡。”胡先生說,“昨天開始,這個村就被水圍困了。”記者看到,村民們穿著連體防水衣服,運來泥巴把門堵住。
記者來到村莊深處,只見在原先村莊的道路上停著小船。有村民想回家,熱心的船主就劃著船,把村民送到家門口。胡先生到家門口下船,水立刻到了他的肚子。“水深的地方已經到肩膀。”胡先生說,這幾天,他們把一樓的東西全搶搬上了二樓,因為一樓的積水都有半墻多高了。
“這幾天我們都在勸家里老人轉移,可老人們都不愿意離開家。”胡先生說。
村民:機器泡在水中,損失慘重
村民胡超波說,槐林鎮是中國最大的漁網生產基地,黃林頭村也是靠生產漁網發展。“村里好多人都在生產漁網,我家也是一樣,生產漁網是靠大型機器的。現在,我家的機器和原材料全部泡在水里了。”胡超波痛心地說,機器一進水,就不能用了,“這次我光機器就損失十幾萬。”
“機器太大了,沒辦法搬出去。”黃林頭村其他村民告訴記者,“我們村有近20 家在生產漁網,大部分都遭受損失了,每家損失至少都在15萬左右。”
應對:防汛人員24小時死守大堤
槐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巢湖流域槐林段湖岸線13 公里,由于多個村地勢低,所以防汛成為這段時間政府的第一要務。據悉,7 月17 日上午6 時,巢湖水位與槐光村竹塘圩堤齊平,部分堤段出現漫堤等險情,威脅村內良田和住戶的安全。該鎮指揮部立即組織60 多名突擊隊員加筑子堤、搶險排險。奮戰10 小時,在一段400 米長的圩堤上加筑了高0.8 米的子堤。
但水位還在上漲,累了一天的該村書記胡濟鵬等人夜里還在繼續戰斗。同時,該鎮巢湖大堤官塘段也在處于緊張的護堤行動中。
“現在巢湖水位還在繼續上漲,政府已經全動員,所有人員都加入防汛的工作中,對大堤24 小時嚴防死守。”槐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
黃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向凱 攝影報道
村莊被淹了,魚塘蝦塘也都遭了殃
巢湖水位猛漲,那么巢湖大堤旁的景區和村莊如何了呢?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沿著環巢湖大道,探訪了濱湖濕地森林公園、廬江縣白山鎮覺海村和盛橋鎮余家墩,發現景區許多設施已經被淹在水中,還有許多村莊也被困在水中,有的村民的魚塘蝦塘被淹,損失很大。
昨日,在巢湖市槐林鎮黃林頭村,記者乘坐小船前行。
公園許多設施淹沒在水中
地點:濱湖濕地森林公園
昨日,記者沿著環湖大道來到濱湖濕地森林公園的大橋附近,橋外靠巢湖的一側也是一個公園,水已經淹沒了公園的大部分設施。公園大型的徽式介紹牌子,近一半都淹沒在了水中。該牌子旁停著景區巡邏車,巡邏車上的工作人員人不斷勸導游客:“這里危險,不能進去了。”
記者發現,濱湖濕地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大門的入口已經關閉,一輛大巴車來到門口,被工作人員勸返了。“公園里很多地方都已經被淹了,進去不安全。”工作人員說。
記者看到,公園內的多條木棧道,已經淹沒在了水中。
村民的魚塘蝦塘全被淹了
地點:廬江縣白山鎮覺海村
順著環巢湖大道,記者來到廬江縣白山鎮覺海村,這片區域的大堤地勢較高,巢湖水離大堤還有一段長距離。
昨日,廬江白山鎮覺海村被水淹沒。
在環巢湖大道外側,很多村民的房子矗立在水中,道路已經被淹了,成了一群群鴨子游泳的場所。幾名穿著連體防水服的村民一出門,水就達到了他們的胸膛附近。“水太深了,你不能過來。”村民遠遠地對記者喊著。
在環巢湖大道內側,也是茫茫一片水域,一輛面包車就泡在水里。“這片地方是我種的莊稼,還有我的魚塘、蝦塘。”種植大戶夏登長哽咽著說,“昨天,我都沒來得及反應,水就涌上來了。你看,魚塘、蝦塘淹成這個樣子,蝦肯定是全跑了,我的車也毀了,莊稼也沒了。”夏登長說,“還有我侄子夏云青種的200畝莊稼,你看全成‘湖’了。”
該村書記徐德勇介紹,這次村里遭淹,是內河道的水積上來導致的。目前農業保險人員已經到受害的養殖大戶家里登記了損失。
昨日,廬江白山鎮覺海村,養殖大戶夏登長的養殖地點遭水淹。
閑置的漁船成了搬家工具
地點:廬江縣盛橋鎮余家墩
沿著環巢湖大道,記者來到廬江縣盛橋鎮余家墩,這片區域的巢湖大堤上不斷有人在巡邏。
進村的道路是水泥路,可是,記者才走了200 多米,就發現前方的路被淹沒在水中。鎮上的居民張道軍、夏士選正蹲在兩只小船邊稍作休息。村里的排澇站房,被淹得只露出一半。“水太深了,現在村民們都要轉移,但沒法出門,我們用小船幫他們轉移家居用品。”夏士選說,今天他們已經轉移了10 戶,其余的村民正在把東西搬上二樓。
乘坐小船,記者來到村子深處。記者發現,很多村民正在吃餅干。“家里被水泡了。”一位金女士說,“廚房也不能用了,我們早上和中午都沒吃飯,就吃點餅干,待會繼續搬東西。”
“我們幫余家墩的人運送完東西后,還要到盛橋鎮上去幫忙搬東西。盛橋鎮很多地方就和余家墩一樣,房子都泡在水里。車子進不去,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小船了。”夏士選說,巢湖禁漁后,他們的小船就閑置在家里,“沒想到這次派上用場,能幫一個鄉親就幫一個鄉親吧。”
黃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向凱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