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合肥經開區的不少學生和家長都會關注到一個線上活動“我和小神獸的一天”。視頻里,會錄制學生一天在家的狀態,做手工、曬廚藝、親子運動……輕松幽默的展現形式,讓有同感的觀者會心一笑。
據了解,這個視頻活動是經開區教研室心理健康學科教研組發起的,有趣的內容不僅讓參與者發現原本平靜生活中的無窮魅力,還能間接引導其他家庭借鑒這種健康的親子相處之道。據介紹,疫情期間,直至復課后,像心理健康學科一樣,經開區教研室各學科都做了諸多創新舉措,助力教師專業成長,服務學生和家長。
串串數據記錄了平凡而扎實的教研之路
自今年3 月2 日起,線上教學正式啟動。經開區教研室第一時間選拔骨干教師,組成錄課及磨課團隊,共承擔省教育廳70 余節線上精品課(專題講座)的錄制任務;區內各名師工作室、學科教研基地組織開發并錄制了涉及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家長成長修煉等八個專題的講座(微課)400 余節;市級陳維嚴名師工作室承擔了省級網課審核任務達49節、錄播和推送市級微課10余節……
九年級考前心理輔導之祝福墻。
復課之后,為深入了解線上線下教學的融合情況,研究有效銜接舉措,教研室成員、學科兼職教研員協同明珠教育人才入校調研指導160 多次,其中中小學語文、中小學數學等學科一個多月時間共調研了12 所學校,聽課100 余節;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教研室與學校共同商討體質健康提升策略,初中中考學科教研員和名師工作室成員先后30多次深入各中學開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調研視導……可以列舉的數據還有很多,這些數據的背后,是經開教研人嚴謹務實、扎實求真的工作寫照,是經開教研人不辭辛勞、傾心教研的教育情懷,是打造經開教育新高地的教研人開放式的大格局。
多措并舉保證了教研的時效與實效
在教研人眼中,教研工作是扎實細致的,又是創新融合的。具體到各學科,既要專業,又要創新,這又對教研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經開教研人看來,這些都是最基本要做到的。
疫情期間,經開區教研室各學科線上教研活動不斷,創新不斷。為了緩解疫情對人們的心理沖擊,做好學生和家長的心理維護,從今年2 月4 日起,經開區心理教研團隊就組織區內各校心理老師開展了一系列心理防護工作,并通過網絡會議形成了體系完備的工作方案。因工作成績突出,團隊還受到市教育局的表揚,邀請他們進入市教科院初中心理教育核心團隊,開展為期一周的家庭心理健康微課。
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疫情期間,經開區社發局仍堅持五育并舉,將體育、美術、音樂、勞動實踐等納入課表。教研室與督導室對5 所中小學聯合調研,以“服務型教研”為基本要求,與學校共商學生體質健康提升策略;美術學科教研亦形式多樣,教研會、現場繪畫賽、優質課觀摩、骨干教師作品展等活動層出不窮;音樂學科,多次利用云平臺開展主題研討,并數次開展明珠人才線上主題講座,全區中小學音樂教師全員參與……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并提升線上教學的質量,經開區教研室加強在線教學評價實踐研究,分享江蘇等地的有效經驗,區教研室每周匯編一期《在線教學教研交流》,組織骨干教師開展”在線教學大家談”系列活動,幫助教師、學生及家長適應新的教學方式要求,促進管理優化,提高教學效率。
順勢而為線上線下教研趨于常態化
為了彌補線上教學期間無法組織教師集中培訓的短板,經開區教研室積極采用線上高端講座推送、按時組織線上觀看、撰寫培訓心得等模式,幫助教師不斷成長。由此,線上教研的巨大效能在疫情期間逐步顯現。
從優質教學資源分享、線上公開課研討、主題教研大家談,到線上專家講座等,平均每周每位老師都會有1-2 次在線培訓學習的機會,線上培訓現已漸成全區教師的自覺行為。對此,合肥市習友小學的張霖老師感觸頗深?!熬€上教學與研討,不受時空限制,交流更便捷;當線上教研成為常態的時候,教師們往往更有一種責任感和主體意識,每當教研時間到來,大家都有一種期待感;線上研討的內容也很豐富,無論是課題指導,教材解讀,還是小組活動交流,資源和條件都得到極大的開掘。”除了形式和內容備受老師認可和歡迎,教研以及培訓延展的平臺也同樣是老師們看重的。
在合肥市習友小學的施祥云老師看來,積極參加各類教研和培訓活動,努力營造學習氛圍、注重校本教研,在這個平臺上,老帶新、新牽新,借助教研組的合力,集體的智慧和努力,能加速新進教師的成長。
復課之后,教研活動仍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持續進行著。合肥市明珠小學一(2)班語文老師吳笛便是在教研室組織開展的新入職老師匯報展示活動中脫穎而出的。
在她看來,這項活動“我參與度最高,收獲最大”,為了完成匯報展示,她前后磨課六次,校內外的老師、專家對她的教學設計、課堂把握、師生互動、教姿教態等各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讓她在一次次的修改中不斷進步,教學能力也有了明顯提升。
抓實教研活動、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研能力、培養優質教師隊伍……目前,經開區社發局教研室的各種工作仍在穩步推進。未來,以融入長三角、推進教育現代化及“明珠教育人才工程”“三名工程”為推動力的基礎上,相信經開區教研室一定能推出更多創新舉措,為“發展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碧峁└玫姆?。
陳維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林麗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