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年一度的“618”電商年中大促來襲,漫天飛的直播促銷紅包、預售、定金、滿減掀起了后疫情時代新一輪的購物狂潮。6月12日,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醒,提醒全市廣大消費者應理性消費,避免低價陷阱。
電商平臺謹慎選擇
消費者要選擇正規網購平臺,注意查看商家的營業執照、許可證等相關資質是否齊全,挑選信譽度高、買家評價好的網店,要求商家盡可能提供清晰的細節圖片。確定商家后,盡量向賣家仔細詢問各個環節和細節,對送貨、安裝、贈品的細節也要留證確定。特別是通過微信、直播等新模式、新途徑購買時首要解決消費維權“該找誰”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經營主體,盡量避免從無售后保障的網購平臺、無資質的網店、朋友圈或其他私人渠道購買。
低價商品“敬而遠之”
消費者在網購商品尤其是通過網絡直播進行購物時,應事先對所購產品的質量情況與正常價格有基本了解,做到心中有數,不被明顯的異常低價所誤導,不被一些主播的銷售話術所欺騙。挑選商品更應從商品質量出發,多渠道比較商品的價格情況,不被虛假折扣迷惑,理性消費,切忌跌入低價陷阱。
交易付款“不越雷池”
網購付款時應優先選擇在安全有保障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上支付款項,收貨并驗證無誤后再確認付款,避免各類賬戶直接轉賬付款,以防上當受騙。
生鮮食品合理囤貨
時值夏季,消費者網購生鮮食品等特殊商品時應考慮到商品的保質期與物流配送方式,小心收貨時出現變質、腐爛等問題。消費者應理性購物、合理消費,即使是電商大促活動也并非所有商品都適合“囤貨”。
購物憑證小心保存
網購有風險,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應留心索取和保存好相關網絡購物證據,以便出現糾紛時及時有效維權。一旦發現自身合法權益遭受侵害,可通過撥打經營者所在地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或登錄全國12315平臺(網址:http://www.12315.cn/)進行投訴或舉報。
趙青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