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不慎從高處墜下,導致一根1 米多長的鋼筋貫穿頸部,在肥東一建筑工地務工的許師傅6 月8 日傍晚被送往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急救醫學中心搶救。接到醫院求助后,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三孝口、特勤一站消防員趕到醫院,成功截斷許師傅體外的鋼筋。目前,經過手術后,許師傅生命體征平穩,傷勢正在恢復中。
CT 檢查進一步明確鋼筋插入體內的位置。
驚險 工人不慎踩空,鋼筋貫穿頸部
6月8日下午,許師傅在肥東一工地施工時不慎踩空,從一層樓高的腳手架上跌落。墜落處地面正好堆放有鋼筋等建筑材料。一根長1米多、直徑超過2厘米的螺紋鋼筋從許師傅右側下頜處穿入,又從左側耳下穿出。鋼筋貫穿整個頸部,形成巨大貫通傷,鮮血頓時從傷口流出。被嚇壞的工友立即將其送至中國科大附一院搶救。
據醫院急救醫學中心接診的主治醫師汪迎介紹,許師傅送到醫院時,距受傷已超過3個小時。鋼筋在體內留置時間越長,感染的風險也越大,必須盡快截斷鋼筋進行手術。
據現場醫護人員介紹,許師傅的血已止住,但出現失語等癥狀,好在神志清醒,暫時沒有生命危險。手術前,醫生要給許師傅做CT檢查,才能確定最終手術方案,可橫插的鋼筋尺寸太長,許師傅無法做CT檢測。
聯手 消防截斷鋼筋,醫生接手救治
接到醫院求助后,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三孝口、特勤一站消防員緊急趕到醫院。考慮到鋼筋的位置緊挨著頸部大動脈和氣管,任何細微的抖動都容易造成二次傷害,導致大出血,甚至威脅生命。消防員與醫護人員溝通后,迅速制定救援方案。為避免意外發生,隊員們首先使用剪切鉗,夾住鋼筋充當固定的夾具,用液壓頂桿支撐剪切鉗充當固定的平臺,再用電動往復鋸在遠端切割鋼筋,直到將鋼筋截至53cm。
操作期間,現場1名隊員不斷進行冷卻,3名隊員輔助支撐穩定鋼筋,并設立1個照明位和1個裝備保障位,確保救援期間無意外發生。
經過緊張救援,消防員成功截斷許師傅體外的鋼筋。隨后,醫護人員將許師傅送入CT室,進行下一步救治。
救治 醫生取出鋼筋,工人撿回一命
醫院急救中心開通綠色通道,多學科緊急聯合會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急診外科、骨科、神經外科、麻醉科等多名專家會診,制定手術方案。CT檢查進一步明確鋼筋插入體內的位置。各學科有序分工,抓緊為許師傅實施手術。因氣管內麻醉需要從咽喉部進入進行氣管插管,但鋼筋已貫穿許師傅整個咽喉部,無法實施插管。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陳浩為許師傅實施氣管切開術,麻醉科順利實施全麻。
人體的頸部有眾多大血管環繞,稍有不慎,便會導致大出血,還有可能傷及氣管和食道,手術操作需要十分謹慎。手術中,通過喉鏡直視,陳浩發現鋼筋位于下咽部及會厭后方,緊鄰食道入口處,穿破頸部,離頸部大動脈僅數毫米。不幸中的萬幸,鋼筋雖然貫穿許師傅的頸部,但并未直接傷及頸部大血管、氣管和食道。
在喉鏡直視下,陳浩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住院總醫師梁越密切配合,由陳浩負責在一端向外拔出鋼筋,梁越在另一端穩住鋼筋并向外借力平移推送,防止傷及周圍血管神經及其他組織。歷時約15分鐘,二人合力將鋼筋順利取出。在此過程中,許師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在接受徹底的清創縫合和咽瘺修補術后,許師傅住進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區進一步治療。
提醒 若遇貫通傷,保持貫穿物穩定
目前,許師傅已經蘇醒,生命體征平穩,四肢活動良好。因氣管被切開,他暫時無法說話,以鼻飼維持營養攝入。
據梁越介紹,許師傅受傷后神志清楚,四肢活動、感覺功能無明顯異常,實屬萬幸。鋼筋插入的角度如果稍微偏離分毫,就會失去搶救的機會。治療團隊將會繼續密切觀察傷口情況,防止發生感染。如果恢復順利,術后5至7天,許師傅就可以康復出院。
此外,陳浩提醒廣大工友,施工時一定要注意做好自身防護,不要疲勞施工,注意作息。如果不幸發生此類貫通傷,傷者、工友一定不要自行拔出或晃動貫穿物,應保持貫穿物穩定,第一時間到有此類創傷急救能力的醫療機構尋求幫助和治療。
朱偉華 方萍 王亮 王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余康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