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截至2020年5月12日,戶號×××××,欠費1期,共欠水費54.60元(不含違約金)……”5月12日,當合肥市民陳先生的手機上又收到這個水費信息的時候,他再也忍不住吐槽了:“都3年多了,我怎么都會接到這種短信呢?”
陳先生介紹,2016 年,他換了一個新手機,隨后他就收到了水費催繳短信。“短信上面顯示,欠水費的戶主姓周,家住合肥物流大道與武里山路交口附近的一個小區。”陳先生回憶說,“當時我覺得是騙子,還覺得奇怪:我剛換了個手機,怎么騙子就知道我的手機號了呢?”他甚至一度懷疑買的手機是翻新的。可是,一個月之后,陳先生再次收到了這個催繳水費的短信,戶主仍然是同一個人。“當時我還覺得這騙子挺執著的,就沒理會了。哪里知道,以后,我每個月都會收到水費催繳短信,戶主都是他(周某某)。”
發短信的究竟是不是騙子呢?昨日,記者登錄合肥市供水集團網站,按照短信的水表號碼查詢,果然查到了周某某的水費記錄,和陳先生收到的短信一模一樣。記者隨后致電合肥市供水集團,工作人員查詢后表示,可能是戶主周某某的手機號錄入時,誤登記成了陳先生的手機號碼。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立即更改。當日下午,陳先生收到了水費短信的退訂信息。
黃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