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合肥市區,五里墩、南一環等路段擁堵一直被市民詬病。如何”治堵“?合肥市人大代表忽偉平建議實行“路長制”。忽偉平說,實施路長制需要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比如通過實地研判道路擁堵的具體原因,給大交通網絡的通暢提供第一手資料,再加以精準施策,達到“治堵”成效。此外,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是忽偉平關注的焦點。
治理擁堵可考慮“路長制”
“ 只有身處于‘堵’中,才能明白其中的‘痛’。”忽偉平表示,造成城市擁堵,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車輛保有量高,道路設計不夠合理,道路指揮系統不科學,車輛違章及交通事故等等。“這需要綜合施力治堵,有效‘治堵’已成為諸多城市的必修課,更是百姓的殷切期盼。”
如何應對交通擁堵?忽偉平建議實施“路長制”。忽偉平說,實施“路長制”就是要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比如通過實地研判道路擁堵的具體原因,給大交通網絡的通暢提供第一手資料,再加以精準施策,達到“治堵”成效。
忽偉平說,實施“路長責任制”以“全路實名”“全長有責”“路格結合”為原則,及時發現解決交通標志標線設置以及交通信號故障等問題,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保障道路良好運行。“路長”的工作和責任包括組織領導、決策部署和考核監督;定期檢查責任路段,督促、指導道路管理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督導相關部門和下級路長履行職責,對失職、瀆職情況進行收集反映,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問責;協調解決所負責路段城市管理問題的重點、難點問題,牽頭組織開展專項、綜合整治,促進長效管理工作落實。
忽偉平建議,積極學習借鑒上海靜安經驗和合肥的“河長”走河經驗,在易堵道路旁的公示牌上,可以公示“路長”的姓名、管理職責、監督電話等。發現道路有問題,市民一個電話就能找到相關責任人。
除了實施“路長制”,忽偉平還建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街道社區可當好道路守護員,遇到道路基礎設施破損,以及交通信號燈等毀壞,及時報告給相關部門,避免由此引發交通事故,乃至造成交通擁堵。
忽偉平表示,合肥交通擁堵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可以針對第三批擁堵點科學治理,對7 個擁堵區域共16 個擁堵點結合“路長制”進行整治改造。在她看來,在“路長制”面前,只有人人為“路長”分擔壓力,才能確保道路暢通,讓你我他共享出行便捷。
應多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年來,屢屢出現的校園悲情事件顯然是教育領域不和諧的聲音。社會對此類事件發生表示惋惜和震驚的同時,更突顯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士需要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忽偉平坦言,尤其是戰“疫”特殊時期,被戲稱與父母斗智斗勇的“神獸”回歸學校,比以往任何時期更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積極引導。
忽偉平建議,開設心理健康特色課程,從源頭上預防未成年人心理問題。建議教育部門聯合區域內高校、相關咨詢機構、心理志愿者等團體,定期舉辦進校園活動。充分利用好現有認證心理教師隊伍資源,搭建更加完善的高校干預隊伍,多形式加強對干預流程的宣傳;通過開展專題講座、舉辦情景模擬等游戲、舉辦考前減壓等各種形式的活動,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定點”輔導和宣傳,教育學生掌握相關常識,將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建立校園心理咨詢服務網上平臺,建成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由教育部門牽頭,聯合本區域內的心理專家打造專門服務于校園的心理咨詢網上平臺。堅持“保密、隱私、匿名”的原則,向區域內所有在校學生開放服務。同時抓緊建成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由教育部及其他部門聯手,整理出各年齡段的共性問題、特殊家庭問題,組織專家學者進校園或通過平臺向學生及家長們宣傳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避免各種心理問題的發生。同時要定期對教師心理健康評估。
制定心理健康負責制。區域內各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建成后,要根據所整理出來的共性問題,對學生進行妥善管理和必要的監控。對于經歷過重大變故或受過較大創傷的學生要給予特別的關照。同時可實施班主任家長負責制等措施,促進學校、老師及家長或監護人的及時溝通,熟悉學生及家庭的具體情況。進一步防止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加大宣傳和咨詢室投資。借鑒上海、南京經驗,對硬件建設、學生宣傳和固定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師資提供更多的經費支持;同時發揮好社區的作用,建立和用好社區教育配套資源,向家長長期推送健康的親子家庭關系教育課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劉旸 姚一鳴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