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天上午,合肥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會議聽取了政協第十四屆合肥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政協第十四屆合肥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記者了解到,合肥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以來,政協委員和合肥市政協各參加單位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共提出提案672件。經審查,立案477件,其中委員提案434件,集體提案43件,交82家承辦單位辦理。截至2019年12月底,所有提案均已辦復。提案所提建議,采納或列入計劃落實的455件,占95.4%;因受條件限制待研究解決的19件,占4%;作為工作參考的3件,占0.6%。
委員們的不少提案都是關系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委員們圍繞學前教育、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智慧醫院建設、健康合肥、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高級人才服務等方面提出提案。比如,關于加快公辦幼兒園和普惠幼兒園建設的建議,在《關于下達我市2019年學前教育發展任務目標的通知》等文件中得到采納, 幼兒園公辦率由2018年底的24.8%提升到45.5%,普惠率(公辦+普惠性民辦)由2018年底的59.1%提升到78%。關于進一步規范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建議,有關部門制定了《合肥市校外培訓機構負面清單》,積極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關于建設智慧醫院、助推分級診療落地的建議,推動了全市電子病歷、全員人口數據、健康檔案數據庫建設。
委員們還圍繞“智慧社區”、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犬類綜合監管、產業扶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食品安全監管、生活垃圾管理等方面提出提案。比如,關于加大城市犬類綜合監管力度的建議,在新修訂的《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中被吸納。關于重塑合肥城市道路系統的建議,在編制《合肥市城鄉綜合交通體系規劃》中予以采納。
委員們還圍繞水資源保護和水環境治理、農村環境整治、醫療廢物收集處置等方面提出建議。比如,關于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建議,推動全市9個街道、206個社區、769家公共機構、282所中小學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9個示范片區基本建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