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家住合肥的80 多歲黃大爺的心情就像老歌《霧里看花》里唱的一樣。這幾年,他購買了不少保健品,也在推銷員的推薦下簽了一些投資協議,但到頭來許多都打了“水漂”。
“去年底,我參加了一個培訓會,會上有個經理讓我花2980 元辦一張旅游卡,說憑這張卡能讓我免費旅游。我當場就掏錢了,結果最近這個經理聯系不上了,公司也關門了。”黃大爺說。對于黃大爺的經歷,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進行了調查。
現場探訪
老人買的保健品塞了半屋子
近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合肥廬陽區長豐路黃大爺的家中。一進門,就見到他家的鞋柜上,放滿了羊奶粉、“鱷魚活性多肽飲品”“‘鹿骨髓’產品”等多種保健食品。
走幾步來到客廳,只見客廳里堆著印有“保健食品”字樣的多種“人參液”“活力液”。而在墻的一角,“負離子生態儀”等保健養生儀器已經堆了半墻多高。黃大爺領著記者進入了他的小房間,只見小房間靠窗臺的一面,印著“國禮”字樣的保健品、羊奶粉、“蜂巢能量”保健品快堆到了天花板。
面對這么多的保健食品、保健器材,黃大爺說,“這還不算什么。”他來到主臥室,打開了抽屜,里面塞滿了各種協議書。黃大爺隨意翻開協議書,只見里面有“安徽瑞昇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借款議書,還有他向一些企業打錢的票據。
“這些協議,都是我參加很多培訓會后,一些推銷員推薦我簽的。推銷員跟我說,投資這些企業,能獲得高利息。”黃大爺說著,又拿出了一個皮夾,里面有各種卡,他抽出一張藍色的卡說,“這是我最近辦的養老旅游卡,花了我2980 元。”
“你看我家里面的東西,現在大部分都與保健、養生有關了。”黃大爺感嘆說,“甚至我每天晚上睡覺的床墊、床單、被子,都是我購買保健食品、器材時,業務員給我的贈品。近年來,為了保健養生,我花了幾十萬了。”
記者調查
養老旅游卡還沒用就報廢?
對于黃大爺辦理的養老旅游卡,記者看到,這張藍色的卡卡名為“ 壽鄉優品”,有效期是2019 年12 月1 日到2022 年12 月31 日。
黃大爺拿出一張名片,是“安徽中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叫“汪斌”,辦公地點在屯溪路富廣大廈。“汪斌經常來我家,我的很多保健品、器材都是向他公司買的。”黃大爺說,“去年12 月15 號,汪斌讓我去一個酒店參加培訓會。我很信任他,就去了。培訓會上,他們公司的領導一個勁地跟我們說,公司正在推出‘益生菌尊享增量卡’,只要辦理了這個卡,就能享受很多養老服務,最重要的是,會免費帶我們去旅游。”聽到這個說法,黃大爺心動了,他和其他聽講座的人都辦了這張卡。
“當時我刷卡辦的,刷了2980 元。辦好之后,我就回家了,等著汪斌通知我去旅游,哪知道一直沒接到他的電話。”黃大爺嘆口氣說。
于是,記者按照這張名片上的地址,來到富廣大廈,發現根本沒有“安徽中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記者從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合肥市知識產權局)獲悉,安徽并沒有名為“安徽中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隨后,記者給“汪斌”打電話,對方顯示停機。
投資一萬元從沒收到過利息
隨后,黃大爺拿出了他和“安徽瑞昇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瑞昇”)簽訂的借款協議。在該協議上,安徽瑞昇寫明,其公司前身是創辦于2009 年的安徽滋味雞食品有限公司。其稱堅持“中式美食、營養健康”的理念,經營范圍涉及“冷凍食品的生產加工與銷售、農業生態養殖、中式營養快餐連鎖”。在該公司的公開信息里,記者看到其稱有“滋味雞”熟食連鎖等多個品牌。
借款協議上寫明,黃老投入1 萬元,年利率是24%,到2019 年11 月27 日的時候,能夠連本帶利拿到12400 元。“當時業務員跟我說,‘滋味雞’是比肩老鄉雞的合肥熟食品牌,以后要開幾百個連鎖加盟店,前景非常可觀。這種健康食品企業,投資是非常保險的。”黃大爺說,“當時我心動了,就投了1 萬元。”
記者從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合肥市知識產權局)獲悉,“安徽滋味雞食品有限公司”與“安徽瑞昇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系同一人。據“安徽滋味雞”的公開加盟信息介紹,“‘安徽滋味雞’2009年成立于安徽省,2010 年進駐安徽合肥市場,2010 年至今已經開了上百家分店,生意興隆。”
可是,黃大爺說,自從他給安徽瑞昇投資之后,這家企業并沒有按時支付利息。“等2019 年11 月27 號我的協議到期,這家企業的門店都不在了。”黃大爺苦笑著說,當時推薦他簽投資協議的業務員早就不知去向。
記者從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合肥市知識產權局)獲悉,安徽瑞昇的蕪湖、合肥店,都已經被列入了異常經營名錄。而其旗下的安徽滋味雞食品有限公司,也在2019 年度連續被列入包裝用戶失信企業名單。記者數次撥打該法人代表電話,但均無人接聽。
專家聲音
老人購買保健品當心被騙
“壽鄉優品旅游卡、安徽瑞昇公司的借款協議,只花了我一部分錢。最近像我長期購買的一家羊奶粉,已經不給我送貨了。”黃大爺說,“我們該怎么維權呢?怎么能辨別這是真是假呢?”
安徽行政學院的朱良全副教授介紹說,老年人購買海量保健品、或者投資一些所謂“健康養生企業”,結果花光積蓄的事情,屢屢被曝光。從黃大爺購買保健品、投資健康養生行業的行為可以看出,保健品、健康養生企業如果出問題,已經不僅僅在質量上,而是保健、健康養生等概念,已經成為了一個斂財的工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延伸閱讀
什么東西最能騙老人?
保健品和高息理財!
越是老年人,越會高度關注保健品,越會對他人許諾的高額理財收益動心。北京市二中院之前發布數據,在2015 至2018 年之間,二中院審理的涉及老年人群體被詐騙的案件共有20 多件,被騙者上百人,犯罪金額上億元。
其中,保健品和理財詐騙所占比例最高。據北京市二中院通報,騙子們使用的手法其實也不新鮮:開辦養生講座、假冒醫學專家、舉辦免費體檢、贈送禮物拉攏、承諾返費或報銷……但就是這些方式,最容易獲得老年人信任,而“保健品”往往對這些老年人的誘惑最大,最終,就是老人們花了高價,買來一些無用廢品。而老人們手中往往有些閑錢,又禁不住高額回報的誘惑,騙子們包裝一個假項目,用免費活動、情感關懷等手段,也很輕松地誘導老年人參與投資理財。
主審法官表示,當下詐騙老年人的案件,更突出表現為“陌生人作案”的趨勢,多數案件中,其中既有防不勝防的電信詐騙,也有大量通過投放廣告、舉辦線下活動等方式接近老年人,騙取老年人信任后進行詐騙的案例。
他們抓住老人關注健康、養老、尋求社會認同等心理需求,利用他們容易盲目信任權威、辨別手段不足等特點,還有一些則打出“感情牌”,利用老年人渴望被關心、同情心較強的心理,對老人噓寒問暖從而騙取老人的信任,進而實施詐騙行為。損失錢財以后,不少老人陷入了長期郁悶、焦慮,也影響了家庭和諧,部分涉眾型犯罪,還可能進一步引發社會矛盾。
除了風險防范意識不足,容易被所謂的“權威”蒙騙、輕信他人、同時又有一定經濟基礎之外,當下很多子女與老人不常聯系,很少溝通,隔三差五去看看,也是放下水果牛奶柴米油鹽,很快就走,這導致老人缺失情感交流,而現在老人能夠參與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不多,老人缺少認同感和歸屬感,以致精神“貧困”,容易在感情上被騙子“俘獲”。
據《北京晚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