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疫情期間,滴滴在合肥組建了醫護車隊,24 小時不間斷為醫護人員提供出行保障。這個由5000 多名專車司機自愿報名組成的團隊,每天都要和上下班的醫護人員們“親密接觸”。張家貴就是其中一員,自2 月中旬以來,他已經護送醫護人員近百名。盡管冒著一定的風險,需要格外做好防護和消毒,但張家貴說,“不能去一線抗疫,就幫助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算是為抗疫出份力。”
滴滴醫護車隊的司機們。(滴滴公司供圖)
深夜接上的醫生車上睡著了
張家貴今年57 歲,三年前下崗后成了一名滴滴專車司機。“干這一行挺好的,時間自由,收入穩定。”張家貴對目前的工作滿意,聽說滴滴要在合肥組建醫護車隊,他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了。
“醫護人員工作很辛苦,特別是疫情期間出租車少,他們上下班也不方便。”張家貴說。他每天12 小時處于待命或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狀態,由于勤奮和認真,張家貴是車隊中接醫護人員單最多的司機之一。“疲憊”和“和善”,是他對醫護乘客群體的直觀感受。
開車時,除非乘客主動搭訕,張家貴很少說話。“主要是醫生們太累了,每個人看上去都很疲憊,我也不想打擾他們。”張家貴說,大多數醫護人員上車都是安靜地刷刷手機,如果有醫護人員愿意聊天,他也會主動說上兩句。一次夜里12 點多了,張家貴接到從合肥市二院出發前往濱湖新區的訂單。“路上40多分鐘,乘客上車就睡著了。到站后,我叫醒了他,他跟我說聲了‘謝謝’。”張家貴回憶說,像這樣深夜出行的情況雖然不多見,但他也接到了好幾單。
下車后的那聲“謝謝”很感動
滴滴合肥醫護車隊負責人楊松告訴記者,自從2 月中旬起,滴滴在包括合肥在內的15 個城市組建醫護車隊,免費接送定點醫院醫護人員。“我們提前搜集好醫護人員的信息錄入系統,只要醫護人員有用車需求,系統會優先派單給醫護車隊的司機們。”楊松說,從目前的接單情況來看,司機響應都是非常迅速的。
張家貴說,經過一段時間接送,他逐漸掌握了醫護人員的出行規律。比如,在晚上下班高峰期時,提前趕到醫院附近等待,接單量就能提高不少。“我們會接到公司的出行提醒,對待醫護人員要耐心,不要催促。”張家貴說,他一般接到訂單都會耐心等待,從不會因為醫護人員遲到而無故取消訂單。
“醫護人員的態度都很好,他們都很辛苦。”張家貴說,幾乎每名醫護人員都會在下車時候對他道謝,那聲“謝謝”讓他覺得等候是值得的。感受總是相互的,“親切、有耐心、人很不錯”……張家貴總是能接到醫護人員的好評,這也是醫護人員們對司機們最多的評價。
做好消毒防護免去“后顧之憂”
疫情期間,這些每天和醫護人員們“親密接觸”的司機們,多少能感受到一些壓力。張家貴在報名志愿者時,也遭遇過家人的不理解。“愛人說,別人都對定點醫院避之不及,你還專門去那里接送,就不怕被感染嗎?”張家貴跟愛人耐心解釋,只要做好消毒和防護措施,病毒也沒有那么可怕。
“其實醫護人員的安全意識是最高的。”張家貴說,“即便如此,我們也做好了嚴密的防護措施。”和其他滴滴專車司機一樣,每天早上出車前,張家貴都要測量體溫,并將車里外嚴格消毒,差不多需要半小時,等做好一系列準備工作上傳系統確認后,再正式出車。并且,車上都安裝有防護膜,將司機區和乘客區隔離開,防止感染。每接送完一單,乘客下車后,張家貴都要拿出隨車攜帶的消毒用具,將乘客乘坐過的地方仔細消毒后,再進行下一單。
下班后,張家貴會再次測量體溫,并換好衣服,進行全身消毒后,再回家。“接單前,我們在網上進行了疫情防護的專門培訓,每天都需要手機答題通過了考試才能接單。”張家貴說。
“作為醫護車隊的志愿者,我們能做的就是將車子開得更穩點。”張家貴說。而對于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們來說,滴滴的這份舉措能讓他們在忙碌之余,獲得片刻的輕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