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3 月29 日凌晨,合肥南站入境旅客臨時隔離點內依舊燈火通明。工作人員等待最后一名入境旅客被安全接走后,才能回家休息。記者了解到,為加強疫情防控和入境中轉旅客健康管理,自3月15 日起,合肥高鐵南站綜管辦成立高鐵南站入境來肥人員交接轉運工作專班,與車站合力做好入境中轉旅客與屬地的“點對點”交接,筑牢境外輸入“防疫墻”。
入境旅客一個不漏
昨天,合肥高鐵南站綜管辦執法督查科科長鄭國清告訴記者,自3 月7 日起,通過南站中轉的入境旅客逐漸增多,合肥南站每天安排專人在車站值守,與有關部門協同做好境外來(返)肥人員的檢疫查驗和服務保障。
“專班從包河區、肥東、肥西相關部門、街道抽調醫生、公安民警、街道工作人員等骨干力量共計20 人,分現場處置組、后勤保障組、信息處理組,每天工作從早上8 點開始至當日最后一名旅客轉運結束,24 小時輪班值守,確保無縫對接。”鄭國清告訴記者,專班職責主要包括收集摸清返(來)肥人員目的地,一方面通過鐵路部門獲得入境旅客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到達旅客填寫安康碼獲得信息,發現是入境旅客也采取同樣的處置措施,確保一個不漏。
據介紹,入境人員在列車上就被安排在人少的指定車廂,并派有專人看護。抵達高鐵南站后,專班人員在站臺接上入境旅客,測量體溫后,體溫正常的,通知所在市縣區防指,與車站交接,并通過專用通道將入境人員快速帶到留觀室,對接好屬地政府或單位將人員接回,確保實現入境人員閉環安全轉送。如果發現體溫異常,則立即直接通知120 送至定點醫院。
有時候要通宵工作
“工作到凌晨是家常便飯,有時候甚至通宵不眠。”鄭國清告訴記者,多數境外旅客乘坐的列車都是晚間抵達合肥,加上從獲得旅客信息到通知屬地派車來接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往往等送走最后一名入境旅客都已經是凌晨兩三點了。
鄭國清說,入境旅客大多數是留學生,一路上輾轉十幾個小時才能回國,看起來疲憊不堪,精神狀態也不好。3 月11 日,一個肥東的女孩從英國回來,20 多個小時沒吃沒喝也沒上廁所,穿著雨衣制成的“防護服”,下車已經晚上11 點了。鄭國清看女孩又饑又渴,就主動拿了面包和礦泉水,帶她去人少的地方進餐。女孩告訴他,英國很少有人外出戴口罩,她覺得不安全,多方努力才買到回國的機票。她激動地說,“在飛機落地的那一刻,心里就踏實了,回國真好!”
不僅要承擔境外旅客入肥的中轉,遇到機場落地的境外旅客,屬于外省的要乘坐火車出省隔離,也需要經過南站中轉。“機場航班落地大多在夜里,有個別不是安徽屬地的旅客下了飛機后,就需要轉乘火車回家。為了安全,旅客不能在機場過夜,需要連夜護送到南站,在南站的隔離點等候次日的火車。”鄭國清說,專班人員需要陪著他們一起等候,直到旅客被安全護送上車為止。
高強度的工作對專班人員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即便是連續熬幾個通宵,工作人員依然奮戰在一線,毫無怨言。記者了解到,截至3 月29 日24 時,合肥高鐵南站共安全轉運入境旅客350人。
王亞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