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疫情發生以來,城市管理者們在各自崗位“戰疫”堅守,這其中還有一群來自湖北的逆行者們,他們懷揣著對湖北親人的思念和牽掛,在合肥市包河區城市管理抗“疫”一線發光發熱、負重前行。
有一種慰藉:孃孃,我也是湖北人
2月5日早晨,和母親匆忙通完電話后,左可霜準時來到工作崗位,這是她連續在崗的第10天。按照傳統習俗,去年9月剛完婚的左可霜,應該趁著春節假期帶老公回娘家湖北十堰看看。
在防控疫情的非常時期,包河區蕪湖路街道的女城管左可霜不僅沒有回娘家過節,她還放棄春節假期、義無反顧堅守在抗“疫”一線。
“湖北是我的故鄉,因為弟弟在武漢上班,疫情爆發后,父母和弟弟都在家中自我隔離,說實話我心急如焚,恨不得飛到他們身邊。但合肥也是我的第二故鄉,這里有我的責任和愛,守土有責,我必須留下來和同事們并肩抗疫。”左可霜說,她只能把掛念放在心里。
參與防疫控疫工作以來,她和同事們分布在蕪湖路街道的130個宣傳點位上連軸轉,243條橫幅,15000多封信, 2000多張宣傳海報……還要奔波于公園、廣場、景區等人流聚集區勸離群眾。
“孃孃,我也是湖北人,我們加個微信吧,有需要的時候您找我,想說話了也可以找我。”在登記湖北人員信息時,左可霜自告奮勇,“我能理解他們的心情,此刻一句鄉音勝過千言萬語。”她不斷的用家鄉話提醒歸程人員減少外出、主動居家隔離。
左可霜的愛人王奧星,也是一名城管。抗擊疫情以來,二人就堅守在各自崗位,晚上回家才能見面。每天說的最多的話不過“注意安全”“口罩千萬不能摘”“加油”……寥寥幾句叮囑。他們約好,等疫情過去了,一起回湖北,回家。
有一種思念:老頭,等抗“疫”勝利我就回家
湖北天門人嚴志文是一名有著16年黨齡和12年軍齡的退伍老兵,轉業后加入了包河城管隊伍。去年12月初,嚴志文母親突然離世,他匆忙處理完母親后事,就迅速返崗,只在朋友圈留下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內疚。
從年三十至今,41歲的嚴志文已經在抗疫一線奮戰大半個月,連日無休。這位從湖北省天門市走出來的“游子”說:“我是黨員,無論我到哪個城市、在什么崗位,都要發揮黨員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也絕不給家鄉丟臉!”
小區、菜市場、社區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嚴志文的身影。但問到疲勞和壓力,他卻連說“還好。” 2月5日中午,扒拉幾口泡面后,在 “幸福家族”微信群里 “潛水”多日的嚴志文終于“冒泡”了——他告訴家人朋友,自己近期堅守在城管一線工作,請大家放心。親戚們得知他正奮戰在防疫最前沿,紛紛送出 “大拇指”!
在合肥,還有很多奮戰在一線的湖北人,他們一邊情牽家鄉一邊奉獻在崗,但他們知道自己并不孤獨。“如今的湖北,有那么多的‘逆行者’,他們義無反顧投入戰斗,盡職守則,那我們在崗位上也理應如此,希望疫情盡快過去,到時候大家一起回湖北,看春暖花開,看美麗家鄉。” 嚴志文說。
杜強 李玲玲 毛嫻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碧琦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