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16日上午,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以張某鵬、林某彬、吳某瓊等人為首的詐騙案贓款返還受害人現場會,案件被告張某鵬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林某彬、吳某瓊犯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其余 43名被告人被判處8年等有期徒刑。今天,在現場95名被害人按比例拿到數萬到幾十萬不等的被騙款。
據了解,張某鵬、林某彬、吳某瓊等人詐騙數額高達12801011.35元,扣除公安機關在偵查中已返還部分受害人款項,現在案贓款6017981元。此次歸還共同犯罪受害人95名,合計5868342.31元,受償比例為65%。另外在春節前返還3名單獨犯罪受害人100162元,受償比例100%。余款49476.69元留待下次統一分配。隨案移送的張某鵬等的房產,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對房產權屬狀況、權利負擔(租賃、抵押)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張貼拍賣預告,擬拍賣資產已移交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在法官宣讀完通報書后,受害者陸陸續續登記自己的賬戶信息。
今天在現場,受害人康先生領回了14萬多元的被詐騙款項。“真沒想到還能要回來,當時以為就沒了,都沒報警。”康先生回憶稱,最初,是一名張姓女子通過微信找到他,告訴自己有一個高回報的投資項目,在投入3到5萬元資金后,連續幾天,一晚上基本上都會有一萬元的“回報”打到賬戶。在如此高回報的“誘惑”下,康先生先后投入20萬余元,不過,后續則是連續虧損,康先生才意識到上當了。
該案的承辦法官趙俊山提醒,隨著互聯網金融熱、區塊鏈火,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國家戰略,政府支持,名人站隊的幌子,以高額返利為誘餌,“原始股”、“虛擬貨幣”、“炒外匯”等各種騙局層出不窮,花樣翻新。在本次案件中,犯罪分子就是打著高回報的幌子,誘導受害者一步步掉進深淵。選擇銀行、保險、證券的合法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不要盲目投資。
王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慶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