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倪壽穩是我省首位90 后造血干細胞捐獻者。8 年前,在安徽農業大學就讀的他,捐獻造血干細胞,救助了一名白血病女孩。今年3 月,他年僅3歲的孩子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正等待骨髓移植。為了給孩子治病,家里已是債臺高筑。面對至少30萬元的治療費用,一家人心急如焚。
12 月10 日,倪壽穩和妻子帶著生病的晨晨到醫院輸血。
上大學時,捐造血干細胞
倪壽穩今年29 歲,六安舒城人。2010年,他在安徽農業大學讀大二。一次他去獻血,得知造血干細胞對人類戰勝血液疾病有巨大價值,因此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大約過了半年,我接到電話,說我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可以為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我當時很驚訝,因為匹配的概率很低,但同時也覺得有一種使命感,因為這是拯救生命的事情?!蹦邏鄯€說,后來他跟父母溝通,父母有顧慮,擔心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有傷害,“他們對這個不了解,實際上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不會造成任何傷害?!?/p>
2011 年5 月30 日,“救命種子”從倪壽穩體內被一點點分離出來。他的造血干細胞被運送至湖北省武漢市,救治一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女患者。倪壽穩因此成為我省第18 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我省首位90后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孩子生病,家里債臺高筑
2012 年,倪壽穩大學畢業后,在廣東東莞從事外貿行業。在那里,他認識了湖南人王蓓。兩人2013 年回到六安舒城結婚,并于2016 年10 月1 日迎來了他們的兒子——晨晨。
生活平靜幸福,但天有不測風云。2018年8 月,2 歲大的晨晨反復發燒。起初,倪壽穩以為是支原體感染,然而孩子血小板一直很低。醫生說情況不是很好,建議到合肥全面檢查。
“孩子做了骨髓穿刺,我們祈禱著千萬別有什么大問題,但在煎熬的等待中,病理報告出來了,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彷佛晴天霹靂?!蹦邏鄯€止不住地流淚,“最近這段時間,孩子情況不是很好,要到省兒童醫院輸血?!?/p>
12 月10 日上午,記者見到了虛弱的晨晨。他戴著口罩,穿得嚴嚴實實,沉默不語。倪壽穩說,孩子每天要吃很多藥,從最初的抗拒到如今習以為常。每次吃藥,晨晨都不哭不鬧,這讓倪壽穩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倪壽穩夫妻倆原本在六安有一份工作,每月加起來約有1 萬元錢。因為要照顧生病的孩子,還要經常帶他來合肥治療,如今夫妻倆都已失去了工作。
“孩子生病到現在已經花了15萬多,大部分是借的。孩子在家吃了幾個月進口藥,光一種藥一個月就要一萬二,還報銷不了。”倪壽穩說,他每天都很焦慮,常常整夜睡不著,“孩子情況很差,各項指標一直在降,需要做干細胞移植。我們已經帶孩子到省立醫院檢查,做移植準備。移植加上后期抗排異治療,要幾十萬元,我們扛不住了。但如果沒有錢,孩子無法做移植,生命又會有危險。”
移植骨髓,至少需要30萬
“倪壽穩的孩子病情很重,藥物治療效果不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劉會蘭告訴記者,目前孩子已經做了配型檢查,下一步將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費用至少需要30 萬元,“等檢查結果出來后,可以在骨髓庫里進行匹配。如果孩子爸爸匹配合適,他也可以給孩子捐獻。”
“倪壽穩是我省第18 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2011 年捐獻造血干細胞,救助了一名小女孩。”省紅十字會三獻辦副主任王劍鋒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省紅十字會獲悉倪壽穩家的情況后,為這個困難的家庭提供幫助,“我們跟中華骨髓庫聯系,幫他申請了2 萬元救助基金。省紅十字會也提供了2000 元慰問金?,F在我們通過志愿者群體,全省各級紅十字會志愿服務隊發起籌款,進行募捐。后面再根據孩子后續治療情況,幫助倪壽穩家申請救助。”
八年前,倪壽穩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他倍感自豪。如今,自己的孩子急需救命錢,他痛苦煎熬。如果您愿意幫助這位善良的父親,請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551-962000 與記者聯系。愿社會匯聚愛心,給這個年幼的孩子帶來生命的希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見習記者余康生 記者鐘虹 攝影報道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