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禮讓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日前,記者從合肥城市管理部門了解到,為積極落實省市“禮讓斑馬線、守法文明行”專項行動,城管部門嚴管環衛作業車輛,如果環衛車輛不禮讓行人,將被處罰兩次。
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灑水車、洗掃車、霧炮車、垃圾清運車等環衛車輛車身高大,在作業過程中,特別是拐彎時,很容易出現視線盲區。而這種盲區,一直是大型車輛引發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此之前,為確保作業安全和作業質量,環衛車輛作業時須開啟警示燈和示寬燈,視情況播放提示音,灑水時車速不得超過20km/h,沖洗時車速不得超過15km/h。
為把禮讓行人落到實處,城管部門要求環衛作業車輛在行經斑馬線路段時,主動減速行駛;遇有行人正在通過斑馬線時,主動停車讓行;在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交叉路口,遇有行人橫過道路時,主動避讓行人;在混合道路上駕駛車輛,做到減速行駛,不爭道搶行。如果違反規定,在交警部門依法對環衛車輛駕駛人進行處罰之后,城管部門將對環衛車輛所屬企業進行合同經濟處罰,并督促相關企業追究涉事員工違反勞動紀律的責任。
那么對環衛車輛不禮讓行人的行為進行兩次處罰,是不是有違行政處罰中“一事不二罰”的原則?對此,城管部門負責人表示,交警部門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對駕駛人作出的處罰,屬于行政處罰,而城管部門是依據環衛安全作業管理方面的考核辦法作出的合同經濟處罰,兩者是不同的概念,但目的都是一樣的,為了教育和引導駕駛人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和社會美德。
楊曉武 彭志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韓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