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街道環境越變越好,可大橋底下為何停著數百輛“僵尸車”?日前,有讀者致電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962000熱線反映,合肥市瑤海區大眾路立交橋下雜亂地堆放著上百輛落滿灰塵、破舊不堪的“僵尸車”,不僅大煞風景,還有引發火災、污染環境的安全隱患。
市民反映 “汽車墳場”有點鬧心
近日,本報關于衛生死角的系列報道引發關注,有讀者致電本報熱線反映,大眾路立交橋下堆放著大量的廢舊汽車,大煞風景,周圍居民甚至將這里稱為“汽車墳場”。
“堆放在這有一年多了,我們看見有拖車把這些車送過來,但不知道是誰負責管理。”家住大眾路橋附近的張先生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堆放廢舊汽車前,曾有人在立交橋下收購廢品,但后來被清理了。
“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橋下的‘僵尸車’陸陸續續停了一兩百輛,有轎車,有面包車,甚至還有三輪車、電動車,不是舊的就是破的。”張先生感嘆,這些無主的廢舊車輛,停在路邊會長期“霸占”公共停車資源,集中堆放在橋下,也嚴重影響市容市貌。除此之外,居民們還擔心這些“僵尸車”可能引起的火災、環境污染等問題。
“如果停放太久,這些車子的零部件會老化,很容易發生汽油泄漏、蒸發等問題,污染環境。還有可能起火自燃。”附近的居民黃女士憂心忡忡地說。
記者探訪 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4月9日,記者來到瑤海區大眾路立交橋下,見到了居民們口中“橋上車水馬龍,橋下廢舊車輛”的場景。隔著一道圍欄,還沒走近,便能看見立交橋下堆放著落滿灰塵的“僵尸車”。踏進“停車場”,看見有上百輛殘破的廢棄車輛,包括各種轎車、貨車、面包車,甚至有拖拉機、摩托車、電動車等,堆放的長度約有一兩百米,有些車“疊羅漢”起來有兩三米高。
這些車輛外觀或銹跡斑斑,或布滿油污灰塵,其中有多輛車車窗破損、車胎癟了,還有的只剩下一個車架子。其中一輛貨車的一側明顯發生過碰撞:車胎不見了,上方還堆放了破三輪車、電動車等。
記者看到,立交橋下的這處“汽車墳場”雜草叢生,破敗不堪,與外圍的綠樹茵茵顯得不太相稱。
部門回應 預計5月前清理完畢
“僵尸車”為何停在立交橋下?又將如何處理?近日,記者聯系了轄區負責城市管理、文明創建工作的合肥龍崗綜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付先生。
“2018年前后,在文明創建期間,我們結合群眾反映,集中清理停在小區、道路等處的‘僵尸車’200多輛,因為沒有地方集中存放,便暫存于大橋下。”付先生說,這些車輛在路面長期占據車位,嚴重浪費停車資源。
付先生表示,這些車輛由開發區聯合交警部門進行路面查處、拖放、暫時收回,“平時沒人管沒人問,但集中存放期間,仍有車主發現車輛不見后取回。”付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按照相關程序,不能直接處置,所以暫時在橋下存放。
他表示,4月9日上午,管委會有關部門開會研究處理工作。“我們將按照相關程序,與交警部門聯合進行信息公示,在規定時間內如有車主看到公示信息后可取回車輛,如果這些車輛在規定時間內未被認領,將集中交由專業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公司統一清理、處置。”付先生表示,如果車主不及時處理,需自行承擔相關后果。“按照處理程序,預計本周可進行公示,5月前可將橋下的這些車輛清理完畢。”
對于居民們擔心的安全隱患,付先生表示,將安排專人看管,進行防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甘潔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