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提起急救,人們腦海中首先映入的畫面可能就是馬路上閃燈、鳴笛疾馳而過的急救車,對于急癥患者來說,最佳搶救時機稍縱即逝。因此與時間賽跑,為患者爭取到最佳搶救時機的每一分、秒,不僅僅是120日常工作的常態,更是對于交通秩序管理者的一種考驗。日前,記者從合肥交警獲悉,為了緩解位于宿州路與廬江路交口中科大附一院本部交通擁堵的問題,合肥交警不斷為該區域治堵開出“良方”。
針對中科大附一院片區路難走、車難行,靜態和動態交通秩序混亂等人民群眾反應強烈的亂點、難點問題,合肥交警廬陽大隊與多部門聯動,利用大數據分析“對癥下藥”,采取部門聯動、社會化共治、優化路網結構、完善道路設施等措施對各個問題逐一攻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通過前期治理,醫院周邊道路高峰時段的擁堵率降低了31.5%,通行效率提升了42.7%,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前期整治中把門診大樓和急診大樓之間的人行通道,統一調整到廬江路與宿州路交口,以減少行人過街帶來的行車延遲,同時增設社會車輛臨時停靠下車點,限制停靠時間,方便群眾乘坐私家車來院就醫。另外,交通信號燈也進行了相應調整,與行人過街需求更加貼切。
對于爭分奪秒的急救工作,在遇到嚴重的交通擁堵又有急重病人時,會啟動四臺聯動機制:120、110、119、122四臺信息實時互通,在遇到交通擁堵時,120把信息傳遞給122交警指揮中心,會立即根據周邊交通情況,通過調整信號燈設計一條更加合理的路線,一線警力現場指導救護車,必要時動用巡邏鐵騎警車用接力方式疏通道路。
就在2019年12月6日晚18時許,一輛載著位突發心臟病的病人的私家車向路面交警楊磊尋求幫助,情況十分危急,而當時正值下班高峰期,路上車流、人流量大,最終在大隊指揮中心指揮調度及路面鐵騎開道的指引下,僅用時6分鐘,便順利將病人送到了醫院,贏得了最佳搶救時間。
合交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