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合肥城西橋位于高新區城西橋村,橫跨苦驢河,相傳始建于三國時期,為合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建設“引江濟淮”工程,城西橋將遷移復建(詳見本報9 月18日、10 月28 日報道)。昨天,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從古橋遷移復建項目方獲悉,12 月10 日,城西橋拆除工作已順利完成,拆下來的構件多達4000 多個,目前已運往專門倉庫保管。
城西橋已全部拆除
10 月27 日,記者前往城西橋探訪時看到,遷移復建項目方已進場清淤、搭建腳手架,按照拆除計劃,古橋將在11 月底或12月完成拆除工作并對構件進行編號。
拆除中的城西橋。
昨天,記者從合肥城西橋遷移復建項目負責人殷德爭處獲悉,目前城西橋拆除工作已于12 月10 日完成,整個拆除過程比較順利,拆下來的構件有4000多個,目前已放在專門庫房保管,其中已經編號的有2000多個。
關于城西橋遷移復建的難點和重點,殷德爭告訴記者,主要是遷移過程中的拱橋自身加固拆卸問題,在拆除過程中施工方建造了支撐點模型,把橋體和三個拱支撐起來,“不撐起來的話不能拆,一拆就垮了。”在支撐起來后,工作人員將古橋表面的水泥去除并慢慢拆下各個構件,同時對構件進行編號,以防復建時搞亂。“復建后的古橋是不會用水泥的。”殷德爭說。
未發現另外三口井
在城西橋拆除前,在古橋東北角有口古井,記者9 月13 日上午前往探訪時曾看到過,附近還有居民從井中打水。據當地傳言,城西橋四個角各有一口井,目前只有東北角的井在使用,另外3 口井不知所蹤。這3 口井的下落,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傳說中的4 口井只剩下一口為世人所知,這次清淤和拆遷,會不會發現另外3 口井的下落?得知城西橋已被拆除的消息后,考古愛好者俞長兵問記者:“消失的另外3 口古井有下落嗎?”對此,殷德爭昨天告訴記者,在拆除過程中,尚未在古橋另外三個角找到古井痕跡。合肥市文物管理處副處長路文舉也告訴記者:“應該是只有一口井。我最近到現場去了很多次,從拆除的過程來看,這座橋確實重建過,如果有4 口井,一定是有規律地排列在橋兩端。從目前發掘情況看,只有一口井的遺存,別的位置沒有發現井的痕跡。”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佳(受訪者供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