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廬陽 在首善路上 新老合肥“雙城記”:濉溪路“三級跳”

2019年10月27日,合肥市濉溪路,人們習慣稱之為北一環。道路兩側幾十棟高層商務樓鱗次櫛比,快速道上的汽車川流不息,慢行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這是典型的現代化大都市風貌。誰曾想到,這里曾經一片田園農耕場景,有著波光粼粼的壩上風光。2000年前后,雖然這里曾是工廠聚集,可一到晚間仍是荒涼寂靜之地。

從上世紀50年代以前的郊區湖光田園,到90年代前的工業集中區,再到后來的安徽印刷物資一條街,直至如今的安徽唯一的現代金融總部集聚區,濉溪路“三級跳”式的轉型,既實現了自身的彎道超車,也為合肥這座城市注入了更多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元素,讓每次跳躍轉型都鐫刻了顯著的時代印記。

上世紀90年代,濉溪路比較狹窄,道路兩側有很多廠房、工廠。(圖片來源:合肥城建檔案館)

如今,北一環已成為安徽唯一的現代金融總部集聚區。

第一跳:從郊區田園到工業集中區

解放前的合肥市廬陽區濉溪路及周邊區域,屬于合肥市的北郊,典型的農村面貌,有廣袤的農田、豐沛的水域,被稱為“北鄉”。不少合肥人熟悉的白水壩,其原壩中心就在這里。

“麻個(合肥話,意為明天)早上五點望鐘村西頭集合,男的帶鍬,女的帶筐,家俠門帶繩子,趴拖拉機,騎木特車,拉板車到白水壩挖芋頭……"曾幾何時,一首合肥話版的《挖芋頭》走紅,讓合肥人再次認識了白水壩。由此可見,白水壩曾經是可以種植芋頭的田地。

名為白水壩,自然是與水有關。這里過去有白水湖,白水壩就是里湖與外湖的分水線。而當年的白水壩,就在如今的濉溪路上。據《合肥市地名錄》記載,白水壩位于合肥北門外濉溪路西段,面積約50畝,原壩中心在今濉溪路上,上世紀50年代拓寬濉溪路時被拆除,并將濉溪路南側幾口大塘,稱作“白水壩”。剛解放時,濉溪路片區都還是合肥市的北郊,屬于典型的城鄉接合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里土壤好、水分足,是成片的農田。”往南走,越過當年的合肥老城墻,也就是后來修建的環城北路,就可進入合肥市區;往北則是廣袤的田野。白水壩有著悠久的歷史,曾留下的民間傳說也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愛情故事《麗友橋》就誕生在這里。

白水壩因為上世紀50年代濉溪路拓寬改造,如今只留其名,不見壩影。記者查閱的資料顯示,濉溪路最早于1956年5月27日開工,東起雙崗北,經亳州路再抵農場路,為區域內交通干道。路長3537米,路基寬7.5米,路面寬3.5米,一個月后工程完工。1958年下半年,為解決此地運貨車輛多、路幅不寬而經常發生的交通堵塞問題,由合肥市城建局負責進行擴建,路基拓寬至10.5米,路面拓寬至5.5米。再后來,路況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據《合肥市志》記載,1985年的濉溪路,瀝青碎石路面,最寬不足20米。

隨著濉溪路的不斷擴寬,合肥的工業化進程也在迅猛加快。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合肥市濉溪路及其周邊成為工業集中區,聚集了大批國有工廠企業,合鋼三廠、自行車二廠、洗衣機廠、合肥橡膠廠、新華印刷廠、糧食機械廠等工廠云集于此。

1958年的合鋼三廠(原稱“省委機關煉鋼廠”)。(圖片來源:合肥地名譚)

今年71歲的唐定貴老人,家住合肥市廬陽區亳州路街道濱南社區。1985年,唐定貴退伍轉業到合肥市化工輕工總公司,崗位是管理公司的兩個倉庫,一個在濉溪路272號,另一個危險品倉庫,順著潁上路一直走到頭就到了,往返兩個倉庫之間,靠的是單位的一輛自行車。

唐定貴告訴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當時的濉溪路,兩邊沒有人行道,都是“趴埂草”,中間是砂石路。之后,砂石路變成柏油路,但排水問題解決不了,只要一下雨, 路面就被水淹,再經車子一軋,柏油路就壞掉了,坑坑洼洼的。他不記得那時晚上有沒有路燈,但只要天一黑,路上就沒有人了,感覺很荒涼。當時他的愛人在市中心上班,下班回來,如果他不去接,就不敢走這條路。唐定貴還記得,當年單位沿街蓋了平房,只有一人多高,一部分職工就住在里面。“現在的變化實在太大了,這是當初想象不到的”。

在濉溪路生活了近30年的阮昀曾在文章《財富北一環》中回憶:“我們的工作生活雖然都在一所小學校園內,但身處在這樣一個工廠密集的地方,免不了和工廠打交道。我們去晶體管廠食堂打飯,去電焊條廠食堂買饅頭,跟著師傅去新華印刷廠澡堂蹭澡”。

今年65歲的劉慶生老人,1986年退伍轉業至安徽省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合肥分公司(位于濉溪路270號,也就是現在的香格里拉大酒店的位置)。

劉慶生告訴記者,他到濉溪路工作的時候,這里工廠云集,可以說是合肥市一個重要的工業集中區。在路南邊,有合鋼三廠、自行車二廠、洗衣機廠、晶體管廠、銀光電鍍廠等;路的北邊,從阜陽路向西,有合肥農資分公司、合肥味精廠、市五建、合肥釀造廠、合肥橡膠廠、新華印刷廠、糧食機械廠、合肥農藥廠、合肥農資公司倉庫、合肥市化工輕工公司、機電公司、建材公司、省公路機械廠、省公路材料站,等等。可以說,這里的工廠數量和產值,在當年合肥工業版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的。不過到了2000年前后,這些工廠基本都停產或搬遷了。附近各工廠的宿舍區,有的已經被征遷,有的則正在等待改造。

白水壩菜市場方便居民生活起居飲食,也見證著時代的變遷。

回憶起當年的濉溪路,劉慶生印象最深的是環境差、路況差。“馬路對面的就是合鋼三廠,當時有7個大煙囪,冒黑煙的時候,窗戶都不能打開。路況也很差,晚上大貨車的噪音吵人,不到夜里二三點鐘,都睡不著覺。到了1996年以后,路面修成水泥路,路況好多了。合鋼三廠也停產了,環境改善了一些。”劉慶生說,“雖然生活環境差,但那時的人們,都以能進入這些工廠為榮。”

濉溪路上的合鋼三廠有過輝煌的歷史。在計劃經濟時代,合鋼三廠跟其它國有企業一樣生活在“溫床”之中,可一旦面對市場各種局限凸顯了,到了上世紀90年代就日漸困難了。如今,合鋼三廠的廠址上已經建起了財富廣場和栢景灣小區,而合鋼三廠生活區正面臨征遷改造。

10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合鋼三廠生活區,不少退休的老職工正在悠閑地打牌、下棋。現年79歲的馬文友老人告訴記者,他是1958年通過招工來到合肥,當年只有18歲,當時的合鋼三廠還叫省委機關煉鋼廠,他一開始主要工作是砸礦石、后來給高爐上料。1959年,5棟住宅樓在合鋼三廠生活區建成,大家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后來又陸陸續續建了不少棟居民樓。“當年的合鋼三廠,是很多人都羨慕的單位。”附近不少老人均表示。

記者在生活區里看到,雖然綠化環境不錯,但整個小區已經比較陳舊,巷道狹窄,居民們都渴望改造。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合肥市廬陽區亳州路街道辦事處召開了合鋼三廠生活區改造項目摸底工作群眾動員會,向生活區群眾宣傳改造相關政策,征求改造意見,待同意率達到95%以上,項目正式啟動報簽程序,做好啟動征遷準備。

馬文友老人身后的這棟老樓1959年建成,如今已有60年的歷史。

第二跳:從工廠集中區到印刷物資一條街

說起合鋼三廠,不得不說位于濉溪路與亳州路交口西南角的“鋼鐵大樓”。雖然被稱為“鋼鐵大樓”,其實也就是樓上樓下兩層,而且與鋼鐵沒有什么關系,既不是鋼鐵廠的辦公樓也不是出售鋼鐵的物資站,而是一個百貨商場。別看只有兩層,“鋼鐵大樓”卻是當時合肥北門一帶的地標性建筑,而且還是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建設的。

1958年,正當全國大煉鋼鐵之時,毛澤東主席視察了當時的合鋼三廠(原為“省委機關鋼鐵廠”)。當他了解到鋼廠工人購買生活用品十分不便時,就曾指示當時的安徽省和合肥市:在合鋼三廠附近建一個百貨商店。于是,一棟當時造價3萬多元、上下兩層的“高規格建筑”——鋼鐵大樓,經過兩年左右的建設,矗立于濉溪路邊。建成后,鋼鐵大樓北邊是屬于食品公司的食品商場,其余大部分是屬于市商業局的百貨商場,成為合肥北門唯一的標志性建筑,從此風光了30多年的時間,是附近工人師傅們經常購物的地方。馬文友老人回憶說,“剛開始,合鋼三廠生活區里職工購買東西很不方便,沒地方去。鋼鐵大樓建成后,各種生活品都有了,所有生活必需品大家基本都是去鋼鐵大樓買。”老人至今還記得各種商品的擺放區域。

陪伴了附近鋼鐵工人和居民46年歲月的鋼鐵大樓,在進入新世紀后的2004年被拆除,原址上蓋起了一棟真正的大樓——天慶大廈。但對很多合肥人來說,“鋼鐵大樓”仍然是拆不去的地標。不過,那個孕育了“合鋼三廠”和“鋼鐵大樓”的計劃經濟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1995年,合肥市總體規劃調整,將屯溪路、全椒路、鳳陽路、濉溪路、合作化北路等5條道路確定為城市一環。當年4月,一環路開工建設,1996年底全線貫通,路幅寬為45~50米,水泥路面。濉溪路從此又被叫作“北一環”。如今,北一環的“名聲”似乎蓋過了濉溪路。經過此次建設,濉溪路的路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65歲的劉慶生老人說,因路況顛簸造成車輛噪音的情形不再出現,“晚上也能很早就入眠了”。

2011年,濉溪路與阜陽路交口,一大型工地正在施工。(圖片來源:合肥城建檔案館)

隨著時代發展、產業變局,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濉溪路上的許多工廠都將沿街房屋對外出租,而這給個私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舞臺。

上世紀90年代初,新華印刷廠職工王惠珍女士,率先在白水壩租下了一間沿街的磚墻瓦房當門面房,賣銅版紙。開啟了白水壩 “安徽印刷物資一條街”的第一步。

2019年10月30日上午,現年已76歲的王慧珍女士告訴,她和愛人曾經都是新華印刷廠的職工。“當時,我在新華印刷廠工作了20多年,48歲時做了一個手術,休息了好幾個月,這段時間我進行了一些思考,還根據自己的營銷經驗做了一些市場調查,發現當時中國內地的銅版紙整體質量還不行,主要靠進口,而國內經銷商多在大城市,覺得這一塊有市場的空缺的,就想嘗試一下。”王慧珍女士說,當時就向單位申請決定出來自己干,“總共湊了2萬元,不少親戚朋友都幫忙一起湊的,把公司開了起開。”后來,王惠珍女士爭取到了國際上多個品牌銅版紙經銷權,讓安徽人在合肥就能買到高檔銅版紙,并以誠信經營,迅速取得了安徽印刷行業的認可。

隨著王慧珍的紙業公司創業成功,濉溪路慢慢涌現出許多賣紙的、賣油墨的、賣印刷機械的,一開始五六家,最多時有將近20家企業……漸漸發展成為“安徽印刷物資一條街”,不少人在這條街上掘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如今,王惠珍女士當年創辦的紙業公司,已在廬陽產業園擁有自己的大型庫房。王惠珍也已退休,將重擔交給了兒子擔負。目前,原先落腳濉溪路的很多印刷物資店面,也都進駐了廬陽產業園。

2008年,濉溪路上仍聚集著眾多紙業等印刷物資的店面。(資料圖)

除了“安徽印刷物資一條街”,各種店面和攤點也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個私和民營經濟在濉溪路的快速覺醒,還表現在各種亂搭亂建和占道經營上。除了上文提到白水壩和鋼鐵大樓,曾經的濉溪路上,還有一個知名的地標——雙崗。雙崗在不少合肥人的心目中有著“臟亂差”的印象。在2007年“暢通一環”工程實施之前,雙崗的濉溪路上各種亂搭亂建、占道經營層出不窮,夜晚大排檔更是云集于此,治安狀況令人擔憂。

2011年12月10日,合肥濉溪路下穿亳州路,車水馬龍。(資料圖)

2013年8月31日,空中俯瞰濉溪路。(資料圖)

2007年,合肥開始啟動“暢通一環”工程。濉溪路改為雙向八車道,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采用“慢行一體”,立交范圍內主線采用雙向四車道。濉溪路段建設了下穿亳州路、蒙城路和阜陽路三座立交橋。此次道路拓寬改造,改變了整條路的環境和風貌。雙崗一帶的亂搭亂建和占道經營得到了徹底解決,治安狀況也隨之得到改善。

第三跳:從印刷物資一條街到金融總部集聚區

進入21世紀,濉溪路再次革新局面,醞釀新一輪的跳躍。特別是2007年合肥開啟“暢通一環”工程后,濉溪路交通環境的進一步改善,給濉溪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人氣。從公交站臺停靠的公共汽車就可見一斑:僅亳州路站有10條公交線路停靠,南國花園站則有13條公交線路停靠。因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區位、前瞻的視角,成長為現代金融總部聚集區,被譽為“安徽陸家嘴”。

2011年,濉溪路南側已有不少商務寫字樓矗立于此。(資料圖)

2002年,當有開發商有意向在濉溪路建設高端商務寫字樓綜合體時,合肥市廬陽區相關部門快速反應給予支持,并在后來的規劃中對濉溪路進行了新的定位。隨后的數年,位于濉溪路278號的財富廣場共計5棟高檔商務甲級寫字樓,在合鋼三廠原先的位置上閃亮登場。一個集辦公、酒店、公寓、高檔商場為一體的綜合性樓宇項目拔地而起,成為濉溪路乃至合肥市廬陽區的新地標。

一個以“鋼鐵大樓”為代表的工業集中區時代過去了,一個以“財富廣場”為代表的現代金融總部集聚區的時代拉開帷幕。

財富廣場,已成濉溪路上的新地標。

因為濉溪路良好的區位優勢、交通環境以及財富廣場的示范帶動,祥源廣場、金鼎國際廣場等高檔寫字樓紛紛落戶濉溪路的沿線。站在合作化路(西一環)與濉溪路(北一環)交口的高架橋上向東看,以財富廣場為標志,祥源廣場、新天地國際廣場等25棟商務寫字樓依次排開,集中展示了合肥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風貌,吸引了數十家世界500強企業進駐。

如今,入駐廬陽區濉溪路金融大街的金融服務機構超100家。

其中,財富廣場的5棟高層商務寫字樓,總面積30萬平方米。據財富廣場樓宇負責人郭倩介紹,目前,這里入住企業414家,員工5000多人,入住企業以金融等高端服務業為主,現代服務業占比高達81.7%,有世界500強12家。2018年,財富廣場共產生稅收5億元,納稅1000萬以上的有6戶,是合肥為數不多的億元稅收樓之一。

濉溪路上的金融大街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金融機構總部眾多,傳統金融與新興金融并重。2017年,廬陽區成功獲批成為全省唯一的“金融總部集聚區”,濉溪路的金融大街功不可沒。數據顯示,目前入駐廬陽區濉溪路金融大街的銀行、保險、證券、股權投資、財富管理、融資擔保等金融機構,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金融服務機構超100家。

也許,就在這種現代時尚與國際范兒的表象之下,濉溪路又在醞釀著新一輪的“跳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大鵬  薛重廉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州市| 肇庆市| 图木舒克市| 资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绥芬河市| 芦溪县| 万盛区| 桂东县| 江阴市| 阿城市| 客服| 阿巴嘎旗| 独山县| 简阳市| 屯昌县| 顺平县| 东阳市| 康马县| 柳河县| 绥阳县| 喜德县| 临泉县| 万载县| 翁源县| 咸宁市| 石棉县| 西华县| 武山县| 梅河口市| 秭归县| 延津县| 天津市| 江达县| 颍上县| 江口县| 西藏| 大余县| 内乡县| 云安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