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自10 月21 日晚開始,清澈的江水源源不斷地注入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據合肥市水務局消息,當前合肥市發生10~15 年一遇的干旱,旱情僅次于1978 年。今年以來,合肥市降雨量為612 毫米,較歷史同期偏少3~4 成,9 月至今全市降雨量僅23 毫米,偏少7~9 成。同時,淠河灌區上游四大水庫也因降雨偏少,其蓄水總量為2001 年以來同期最少,后期向合肥城市供水補水十分有限。
面對內部蓄水不足、上游補水水源短缺這一嚴峻形勢,合肥市水務局按照省水利廳和合肥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駟馬山引江工程管理處和沿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原有水利工程,及時組織實施“江水西調”。
10 月24 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長豐縣的大官塘水庫,長江水經過172 公里“長跑”和八級泵站提水,一路逆流而上,匯聚至大官塘水庫泄閘口,清澈的江水奔流而下,匯入大房郢水庫,由連通管與董鋪水庫實現互聯互通,為合肥的城市供水提供了保障。
此次調水工程全長172 公里,引水流量10立方米/秒左右,日引水量80 萬立方米,使合肥市民在歷史上首次喝上長江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余康生 記者 韓誠 劉旸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