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21日,以“知識產權運營與保護”為主題的2019世界制造業大會知識產權運營與保護論壇在合肥舉行。記者從論壇獲悉,合肥裝備制造業專利申請量在國內位居第四,去年安徽研發人員參與發明創造平均次數更是位列全國第一。
制造業專利申請量合肥排名居前
在論壇現場發布環節,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發布了《全球制造業創新指數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今年7月,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9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第14位,較2013年提高了21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
記者在《白皮書》中看到,從全球裝備制造業專利申請趨勢來看,我國從2005年后進入了快速增長期,申請量14年來保持高增速,并在計算機設備制造業、電力制造業表現出高創新水平。從國內城市分布來看,北京、深圳、上海、合肥的制造業專利申請量分列全國前四,諸如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基本都與這幾座城市有關。
據悉,我國制造業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及授權量均高于國外在華發明專利授權量,分別達到67%和63%。此外,《白皮書》顯示,近10年來,我國的裝備制造業重點產品、重點部件和關鍵共性技術的重點轉化區域是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其專利運營數量占全國總數的73.9%。
創新要素集聚指數安徽位居第四
在論壇現場,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還發布了《專利導航安徽省創新發展質量分析評價》權威報告,根據專利導航區域創新高質量發展指數(下稱PNID指數)測算結果,在國內31省區市中,安徽省2018年PNID指數排名第八,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競爭力指數排名第十,其中創新要素集聚指數排名全國第四。地理標志方面,安徽省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企業數量為470個,在全國排名第六,中部六省排名第一。
通過對安徽創新質量評價結果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安徽在創新高質量發展中。從動力變革來看,要素集聚活躍,創新主體優勢明顯,新動能加速形成。2018年,安徽省擁有103個有效發明專利在50件以上的重點創新主體,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一,研發人員參與發明創造平均次數高達2.0次,全國排名第一。從質量變革來看,2018年,安徽省高被引專利增速在長三角四省市和中部六省中均排名第一,專利許可合同備案平均金額為882.5萬元,全國排名第三。
多名專家建言獻策知識產權保護
據悉,此次論壇還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歐盟駐華代表團公使銜參贊馬君澤、韓國發明振興院知識產權經營室室長宋相燁、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學者格諾特施密特·蓋德克等專家,從國內外政策等宏觀層面對“構建全球制造業知識產權運營新格局”這一主題進行深入解讀,進一步探討在產業化發展進程中如何運用知識產權保護策略助力企業知識產權國際化運營。
在嘉賓對話環節,論壇邀請了中國科大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國際律師協會生物技術法委會第一副主席宋偉,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秘書長謝小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代表處知識產權部副部長竹之內正隆等專家,圍繞“創新運用知識產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主題,就政府如何發揮引導作用、創新知識產權融資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王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