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合肥市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合肥市在推進住房市場體系過程中,注重住房保障體系,完善住房保障機制。2018年合肥城鎮、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分別為35.2、42.8平方米,相當于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的近7倍。
2005年至2009年間,合肥市共開工建設濱湖惠園、同和民康和丁香家園三個經濟適用房,銷售住宅2242套;此外,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住房建設規劃的前提下,利用單位自用土地進行集資合作建房解決住房困難職工較多的企業職工住房問題,合肥市企業集資合作建房項目11個、8500余套。
2012年,合肥開始建設面向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的公共租賃住房。2014年廉租住房和公租房“兩房并軌”。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累計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含廉租住房)項目346個、11.93萬套,累計解決了約40萬人的住房困難問題;市本級發放租賃補貼1.5億元。2008年以來,合肥市相繼開工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項目236個、24.37萬套,棚戶區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戴大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胡霞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