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昨天,合肥市民劉先生撥打本報熱線962000 反映稱,宿州路上的楊樹最近被“斬首”“截枝”,但這一舉動在附近居民中引起爭議——楊絮飄舞期剛剛熬過去,天熱了想在楊樹下納涼,卻偏偏又被砍了。隨后,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qū)城管局了解到,目前該區(qū)正在對包括宿州路在內(nèi)的4 條主干道進行楊樹整治,因此前該整治項目流標3 次,導致錯過了在楊樹發(fā)芽前修剪的最佳時機,此時修剪是為了消除夏季楊樹遇惡劣天氣倒伏、斷枝的安全隱患。
整治后的楊樹僅剩下樹干。
市民反映:宿州路楊樹遭“截枝”
昨天下午,記者從環(huán)城公園北路開始,沿著宿州路向南走,發(fā)現(xiàn)道路兩邊原本高大茂盛的楊樹,大部分已被修剪,只剩下一根光禿禿的樹干。
“就這兩天夜里搞的,應該是為了治理楊絮吧。”宿州路上一服裝店店主告訴記者,每年春季是他們最煩惱的時候,都不敢打開大門,“楊絮都往店里鉆,沾在衣服上很煩神。”
記者繼續(xù)沿宿州路朝南走到合肥三中門口,發(fā)現(xiàn)還有幾十棵楊樹未修剪,旁邊已掛上一塊醒目的黃色標識牌,上面寫著“此路段楊樹修剪,禁止停車,謝謝配合”。
“整治楊樹大家是很歡迎的,但是要么干脆換掉要么遲一點再修剪,現(xiàn)在天氣這么熱,楊絮也過去了,這時修剪,大家剛受了楊絮的苦又落不著清涼,兩頭不落好啊。”劉先生說。
和劉先生有著同樣疑問的還有許多附近居民,“為什么選在這個時候來修剪?楊絮之前怎么不治理呢?”
部門說法:三次“流標”錯過時機
針對眾多市民的疑問,合肥市廬陽區(qū)城管局綠地科一位楊姓負責人告訴記者,楊樹是落葉喬木,整治修剪楊樹的最佳時機為春天楊樹發(fā)芽前,但此時修剪也是無奈之舉。
“針對宿州路上楊樹的整治,是廬陽區(qū)老城區(qū)楊樹整治的一部分,這個項目今年開春就開始招投標了,但是流標了3 次,一直到最近才有綠化公司中標。”楊姓負責人說,整治楊樹既是為了降低來年楊絮的影響,也因為楊樹遇到惡劣天氣容易斷枝、倒伏,存在安全隱患,所以中標后抓緊開工,爭取盡早完成修剪。
據(jù)介紹,此次整治行動涉及宿州路、北一環(huán)、長江中路、四里河路相關路段,共有867 棵楊樹,這些楊樹已過生長旺盛期并開始衰落,存在安全隱患。6 月22 日開始,在23:00 至次日凌晨5:00,施工單位對宿州路上的楊樹進行了短截修剪,目前已經(jīng)修剪了130 多棵,本周內(nèi)可以完工。接下來將著手整治北一環(huán)上的楊樹,預計整個項目將在7月底前完工。
針對廬陽區(qū)其他路段的楊樹整治問題,該負責人透露,該區(qū)目前共有3000 多棵楊樹,后期會配合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來整治,“能替換的會換成景觀樹,沒有安全隱患的則會繼續(xù)保留。”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 記者朱慶玲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