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月30日早上6點50分,來自越南河內的一架飛機準時降落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28歲的合肥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余熙杰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5月4日是余熙杰回老家滁州舉辦婚禮的日子,但因為正值“五一”小長假出入境高峰期,他選擇在假期的前兩天留下來值班,只給自己留了一天時間來準備婚禮。
余熙杰在查驗旅客證件。
只留一天時間準備婚禮
4月30日早上6點,余熙杰和幾名同事的手機鬧鐘同時響起,他們立刻翻身起床。因為50分鐘后,一架越南河內飛往合肥的貨運飛機將要到達。
因為邊檢民警代表著國家形象,余熙杰和同事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認真洗漱,整理妝容。隨后,他們坐上執勤車,趕往3公里外的新橋機場。
飛機落地后,同事將機組人員引導到查驗通道,余熙杰禮貌地依次接過他們的護照進行身份查驗。就這樣,他們開始了繁忙的一天。
早在4月27日,合肥邊檢站就發布了“五一”小長假出入境高峰預警,提前做了工作部署。對于假期,余熙杰也有自己的打算,雖然5月4日是他回老家滁州舉辦婚禮的日子,但他并沒有將三天婚假提前請掉,而是選擇5月1日和2日留守在口岸。
余熙杰在合肥買的房子離單位比較遠,他一周只能回家一兩次,回老家的次數就更少了。“婚假將錯開出入境高峰期,希望能多陪陪家人。”他說。
多站在旅客角度看問題
常坐飛機的人都知道,航班延誤是常有的事,這也給邊檢民警的工作帶來了不確定性和挑戰。
2016年的一天夜里11點,邊檢人員完成倒數第二個航班的查驗任務后突然得知,最后一個航班
點半,需要留人等待。當時,余熙杰是第一個舉手自愿留守的。實際上,最后一個航班到達的時間是次日凌晨3點,比預計的時間還晚了半個小時。
“您好,請出示證件。”“您好,歡迎回家。”漫長的等待,并沒有消磨余熙杰的熱情和專業。這次執勤任務結束時已是凌晨4點20分,但余熙杰沒有一絲抱怨,“在這個崗位,就要擔起這個崗位的職責。”
“航班延誤了,心情最不好的是旅客,他們給民警臉色看也是常有的事。”余熙杰說,剛開始參加邊檢工作時感覺還蠻委屈的,但時間長了就會站在旅客角度看問題,盡量理解他們,安撫他們。
自學外語服務外籍旅客
余熙杰大學學的是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到合肥邊檢站工作后又自學了外語。“合肥的LED屏、芯片等高科技公司多,與韓國的科技企業有業務往來,所以出入境的韓國旅客很多。”余熙杰說,他在工作中發現這一情況后就學起了韓語。“現在口語水平有限,但聽力還行,緊急情況下還是能幫上忙的。”
2014年青奧會在南京舉行,合肥新橋機場作為備降機場,加之有些賽事安排的原因,很多外籍旅客選擇從合肥入關。當時,有一個從韓國飛來的航班,一名韓國籍女子在通關后,嘗試與當時執勤的檢查員溝通,但兩人比劃了半天都不知道對方在表達什么。余熙杰看到后,馬上前去幫忙。原來,原本要來接機的朋友因臨時有事不能來,該女子不懂漢語,十分著急。隨后,余熙杰用韓語為她介紹交通路線,并用筆將關鍵的信息記下交給了她。
據了解,合肥出入境邊檢站今年1月整體轉制,邊檢官兵變成邊檢民警。“制服換了,但是精神頭不能變。”余熙杰一直這樣告誡自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