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來自巴基斯坦的Sam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就在即將畢業離開中國的前夕,他在安徽成功接收了一場手術,治好了自己的心臟疾病。
據介紹,成績優異的Sam三年前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全額獎學金,來合肥攻讀化學博士學位。今年是他留學中國的最后一年。2017年年底,Sam出現胸痛不適,呈間歇性疼痛,疼痛感放射至頸部及左臂。尤其是在飯后和上樓梯時表現的更加明顯。此后,這種癥狀反復發作,稍微快步10多米,胸痛便會加重伴頭黑矇,眼發花,幾次險些暈厥。2019年2月,Sam胸痛胸悶癥狀繼續加重,心悸,呼吸急促,夜晚睡覺需側臥方能入睡。回國探親時,Sam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市醫院就診時發現患有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當地醫生推薦Sam前往中國或美國進行手術治療。
在妻子陪伴下,Sam決定前往中國手術治療。在綜合考慮了北京、上海、安徽的醫療水平、服務能力和方便程度后,經學校聯系,Sam來到了中科大附一院南區心臟大血管外科。經過檢查,Sam左室壁非對稱性增厚,二尖瓣及主動脈瓣返流,室間隔厚度最厚達31mm,遠遠超出了正常范圍。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葛建軍和專家會診后,認為不建議行介入手術,而是施行Morrow手術。
由于Sam是國內罕見的Rh陰性血型,即“熊貓血”,為盡快手術,醫院積極與合肥市中心血站聯系,同時在科大校園內發起尋找熊貓血活動,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便解決了術中所需用血問題。3月12日,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葛建軍主任順利完成了Morrow手術。術中成功切除增厚的室間隔肌束,疏通左室及右室流出道狹窄,術后效果非常明顯。
葛建軍介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心室肌肥厚為主要特征的心臟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及內分泌紊亂有關,通常為染色體顯性遺傳,約1/3有家族史。癥狀大多開始于30歲以前,通常表現有勞累性呼吸困難、心前區痛及心悸、乏力、暈厥等臨床表現。如果有類似癥狀,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醫,并進行相關檢查和對癥治療。
李軍軍 周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碧琦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