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河南省信陽市一派出所女協警張某某子,私自查詢公安內網的車輛登記及駕駛員信息,在微信上出售給他人。有人用于違規注冊網約車,從中牟取非法利益,致使大量不符合條件的人成為網約車司機。4 月 8 日上午,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法院對這一犯罪團伙進行公開宣判,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某子、鄒某、茹某強、李某有期徒刑 1 年 10 個月至 11 個月,并處罰金。
經審理查明,2018年5 月至 7 月,年僅 27 歲的河南省信陽市一派出所女協警張某某子,在工作期間違規使用公安數字證書,查詢公安內網的車輛登記信息及駕駛員信息,并使用手機拍照,以每張圖片 10 元的價格在微信上出售給他人用于違規注冊網約車,其中出售給無業青年鄒某1838條,非法獲利人民幣6646.88 元;出售給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茹某強 1198 條,非法獲利人民幣4380 元。鄒某將從張某某子等人處購買的上述信息,倒賣給茹某強 5547 條,非法獲利人民幣 15695 元;倒賣給微信昵稱“A 王老雞”的網友 254 條,非法獲利人民幣 8637 元。茹某強接著倒賣給無業青年李某 331 條,非法獲利人民幣 5707 元。李某在合肥市瑤海區新安江路的家中,對不符合網約車注冊條件的人,在微信上違規為他人注冊 網 約 車 ,非 法 獲 利 人 民 幣 6000 余元。此舉致使大量不符合條件的人成為網約車司機,造成網約車監管失控,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后公安民警陸續將四被告人抓獲歸案。審理中,張某某子、鄒某、茹某強、李某分別退繳各自所得的全部贓款。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張某某子、鄒某、茹某強、李某為牟取非法利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告人張某某子、鄒某、茹某強、李某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給他人用于違規注冊網約車,且張某某子利用職務便利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法院依法酌情從重處罰,作出了上述判決。
楊聯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慶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