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合肥一女子更衣室換衣服遭偷拍 健身會所賠償5000元

新安晚報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3月14日上午,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案件審判白皮書,呈現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案件的基本情況及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果蠟不合格被提起公益訴訟,報紙上致歉并召回產品

案情簡介:

某生物科技公司系一家從事人工果蠟生產、銷售的公司。人工果蠟是一種食品添加劑,涂抹于水果表面以達到保鮮、美觀的目的。2010年7月,某生物科技公司向質檢部門提交了食品添加劑嗎啉脂肪酸鹽果蠟的生產許可證申請,并取得生產許可。申請表顯示,該公司生產的嗎啉脂肪酸鹽果蠟原料中含有對羥基苯甲酸丙脂。

2011年,衛生部辦公廳復函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明確規定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禁止生產對羥基苯甲酸丙脂等33種產品,食品生產企業禁止使用。此后該生物科技公司仍繼續生產、銷售含有對羥基苯甲酸丙脂的果蠟。

2015年12月,合肥市蜀山區市場監管稽查大隊在行政執法中發現某生物科技公司生產的果蠟中含有對羥基苯甲酸丙脂成分,且該產品已銷售至全國眾多省市。

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檢察院發現某生物科技公司的違法行為后提起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訴訟,請求判令某生物科技公司消除危險,收回其銷售的尚未被使用的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果蠟,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并判令該公司通過公開媒體在其銷售地區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裁判結果:

該案經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法院主持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該生物科技公司認可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檢察院的訴訟請求。該調解協議已經公告并經人民法院予以確認。該生物科技公司已在報紙上刊登了道歉公告,并正在召回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

案例評析:

公益訴訟的目的不僅在于懲戒侵權行為,如何有效監督該公司收回已出售的尚未使用完的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果蠟,減少社會危害,才是本案審理過程中需重點考慮的問題。為了監督產品召回行為的落實,人民法院要求道歉和召回公告內容須經公益訴訟人同意,要注明負責收回產品的聯系人姓名及聯系電話,且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由公益訴訟人來確定,切實保障監督產品召回工作的落實。

食品安全無小事,事關千家萬戶。不得生產和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是食品生產企業的法律責任,更是一種社會義務。食品生產經營者要加強自律,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法治意識和質量意識,將遵守法律、履行社會責任、誠實信用作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之道,推進食品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切實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案例二:更衣室換衣服遭偷拍,健身會所賠償5000元

案情簡介:

合肥市民吳女士是一家健身會所的付費會員,2018年8月14、22日中午,吳女士在健身會所更衣室內換衣服時,被甄某用手機偷拍和偷窺。吳女士認為,健身會所管理松散,在發現有人偷窺拍照侵犯吳女士的隱私時,工作人員沒有采取妥當措施,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健身會所的經營者賠償其會費、私教費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損失合計14700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依法判決健身會所經營者賠償吳女士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

案例評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已經成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需求。健身場館的經營者應依法保障場館內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未盡到危險預防義務及危險消除義務,導致損害發生的,應對第三人侵權行為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并承擔消費者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案例三:銀行卡被盜刷2萬元,銀行被判全額賠償

案情簡介:

2010年7月27日,時某某在某銀行巢湖市支行開辦存折和銀行卡,并為該賬戶設置了密碼,同時開通了手機網上銀行功能,該卡一直為時某某持有和保管。2017年5月6日23時47分時某某接到短信通知,自2017年5月6日23時46分至23時48分其帳戶被四次跨境取款(通過河北省某分行的ATM機)合計20000元。

時某某在收到短信通知后立即撥打110向公安機關報警,2017年5月7日零時19分合肥市公安局巢湖經濟開發區分局半湯派出所對時某某進行了問話,并現場提取了時某某身份證信息、短信記錄和被盜刷的銀行卡信息。后時某某訴至法院,要求判令巢湖市支行支付時某某資金損失20000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判決巢湖市支行賠償時某某20000元。

案例評析:

儲戶與銀行之間形成儲蓄存款合同關系,銀行依法應當保障儲戶賬戶內資金的安全。儲戶的銀行卡被他人非法復制,賬戶密碼被盜取,導致賬戶資金損失,銀行應承擔賠償責任。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妥善保管好銀行卡,不要向他人透漏賬戶及密碼信息,不要在不安全的網絡環境下使用網銀。在發現賬戶出現不正常交易時,應在第一時間采取報警、掛失賬戶等措施,為今后維權保存證據。而銀行則要加強技術升級,提高產品的安全性能,確保儲戶利益不受損失,也避免自身權益受到侵害。

案例四:質疑網購燕窩不合格,要求十倍索賠未果

案情簡介:

徐某某于2017年2月在網絡購物平臺天貓商城購買了980g燕窩食品。后徐某某認為該燕窩食品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系不合格產品,侵犯了徐某某的權益,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其退貨,由店家返還購物款18522元并支付十倍價款的賠償。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網絡店家銷售的燕窩外包裝無法識別強制標示內容,判令徐某某有權向店家退還所購買的燕窩980克(按原包裝退貨),退貨同時店家向徐某某返還貨款18522元。徐某某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例評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來越引起社會公眾的重視與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引入了懲罰性賠償制度,對于打擊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不法行為具有重大意義,但該條同時規定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不適用“以一賠十”的懲罰性賠償。

案例五:過訴訟時效被駁回,二審時重達協議

案情簡介:

2014年11月30日,蔣某通過“1號店”網上購物平臺購買了某生物醫藥公司生產銷售的藍莓葉黃素酯壓片糖50瓶。后蔣某認為其所購產品違反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遂訴至法院,要求某生物醫藥公司賠償其購物價款損失7900元,并主張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以蔣某提起本案超過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判決駁回蔣某的訴訟請求。二審經調解,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

案例評析:

涉案藍莓葉黃素酯壓片糖確實違反了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該生物醫藥公司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涉案產品,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但由于蔣某主張權利已超過了法定的訴訟時效,一審法院判決駁回了蔣某的訴訟請求。二審期間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達成協議。消費者在權利受到侵害后應積極主張權利,保留證據,以防止因超過訴訟時效導致權利受損。

案例六:網上買枸杞被騙,買家獲三倍賠償

案情簡介:

2016年9月李某某通過 “超級社區”上發布的廣告了解到張某某在該平臺上推銷寧夏枸杞。李某某與張某某通過網絡數次聯系協商達成如下購貨條款:1、購貨數量1200袋。2、單價22元。3、包郵,送貨上門。4、自己和送親戚朋友吃,還有一部分是發福利的,質量必須保證。2016年9月19日,李某某收到張某某快遞發售的14件(1200袋)枸杞。當日巢湖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該1200袋枸杞涉嫌(存在)無廠名、無廠址、無生產日期的情況,將1200袋枸杞全部查封(扣押)。后李某某訴至法院,要求“超級社區”及張某某賠償十倍的購貨款264000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判令張某某支付李某某賠償金79200元。

案例評析:

張某某提供的枸杞并非買賣合同約定的品種,已構成欺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院判令張某某給予李某某三倍貨款的賠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進行網上交易。由于網絡交易無法現場查驗貨品,一些不良商家為了獲取不當利益,向消費者告知虛假的商品信息,誤導消費者,侵害消費者的合法利益,擾亂了市場交易秩序,屬于典型的欺詐交易行為,消費者依法可獲得三倍價款的賠償。

案例七:買二手車被騙,法院主持調解

案情簡介:

2018年5月7日,昌某與某汽車經紀公司簽訂車輛轉讓協議,約定昌某購買一輛二手奧迪轎車。公司承諾該車無重大交通事故、無泡水、無火燒,購車時該車行駛公里數為34000公里左右。2018年5月9日車輛辦理好了過戶手續。后昌某保養車輛時,得知該車在2017年11月22日實際行駛里程就達到了70397公里,并曾進行過三次保險理賠。昌某認為,某汽車經紀公司明顯存在隱瞞車輛實際情況的欺詐行為,故訴至法院,要求判令撤銷車輛轉讓協議,某汽車經紀公司返還車輛轉讓款并支付賠償金。

裁判結果:

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現已履行完畢。

案例評析: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二手車交易日漸火熱。作為二手車交易的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如實告知所售車輛的基本信息,不得進行虛假陳述及宣傳,或者故意隱瞞車輛存在的質量問題。作為消費者在選購二手車時,要注意查驗銷售方提供的權證的真偽,對車況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必要時可以請相關的專業人士陪同驗車。由于二手車本身就是已使用過的商品,對于某些隱蔽的質量問題未必能夠及時發現,消費者可以要求銷售方對車輛狀況在書面協議中作出承諾。在發現車輛出現質量問題時,要注意及時保留相關證據,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案例八:海淘保健品存“瑕疵”,索賠十倍賠償不支持

案情簡介:

2017年2月21日,徐某某在蔣某某開設的某淘寶店鋪購買某品牌的輔酶Q10膠囊(CoEnzymeQ10 150mg)4瓶,支付貨款992元。后徐某某以該產品在普通食品中非法添加 “輔酶類藥”且推薦食用量超標為由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蔣某某退回購物款992元及支付十倍賠償,并賠償誤工費等損失16912元。

裁判結果:

一審法院判令蔣某某退還徐某某購物款992元。

案例評析:

隨著網絡交易的日漸成熟,很多消費者喜歡通過互聯網選購進口商品。涉案商品系某澳大利亞保健品品牌,產品包裝上有相關的認證標志,該產品是作為保健食品而非普通食品銷售的,而含輔酶Q10的保健食品的生產及銷售在國內是被允許的。對徐某某提出涉案商品中添加了藥品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主張,不予支持。但蔣某某向徐某某銷售的涉案進口產品無中文標簽,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的規定,其標簽存在瑕疵,鑒于該產品的外文標識及店鋪的銷售宣傳信息未對消費者造成誤導且不影響食品安全,故僅對徐某某要求退還貨款的請求予以支持。

案例九:過期大米送食堂,供貨方賠償損失

案情簡介:

2017年4月8日,巢湖市一家學校在某糧油中心處訂購了價值2000余元的大米,供學校食堂使用。2017年4月27日,巢湖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對學校食堂檢查過程中發現,某糧油中心配送的大米,生產日期為2017年1月5日,袋子外包裝標明保質期“三個月”。巢湖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據此對學校處以沒收大米和罰款60000元的行政處罰。后學校訴至法院,要求某糧油中心退還購米款,并賠償購米款3倍損失及罰款損失等。

裁判結果:

經法院主持調解,某糧油中心同意返還某學校米款并賠償部分損失,本案最終以該學校撤訴結案。

案例評析:

大米等糧食作物作為人民群眾的日常消費品,很少有人注意到這類商品實際上也有保質期,且保質期并不長。糧油中心作為銷售者,銷售超過保質期的大米,違反法律規定,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學校作為學生食品的供應者,對食材選擇、采購等食品安全問題也有相應的注意義務,其未能查驗出所購商品已超出保質期仍繼續購買、使用,對自身損失的發生也存在過錯。最終,學校經與對方協商達成了和解協議,解決了糾紛,加強了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糧油中心通過本次訴訟也深刻認識到了產品質量違法行為的嚴重后果,該案取得了案結事了的良好社會效果。

新安晚報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慶玲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壤塘县| 焉耆| 扎囊县| 延吉市| 定陶县| 秦皇岛市| 寿宁县| 鹰潭市| 丰都县| 玛曲县| 清丰县| 象山县| 神农架林区| 灵川县| 巴青县| 彰化县| 龙门县| 乐山市| 衡东县| 静乐县| 永川市| 苍梧县| 轮台县| 梧州市| 大同市| 桦川县| 绿春县| 临汾市| 封丘县| 曲麻莱县| 洪洞县| 广东省| 兴宁市| 无棣县| 云和县| 绥芬河市| 佛坪县| 通山县| 玉林市|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