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春節特殊,遇到了一場大雪,這個年我們幾乎是在路上過的。”昨天上午,肥東公路分局養護工趙俊龍在G312國道肥東雙橋路段邊除雪邊說。幾天來,像趙俊龍這樣的公路人開著養護車,在管轄的路段走走停停,遇到積雪就除雪,遇到險情就處理,他們的身影每天就是這樣無數次地迂回在這條國道上。
“干活!”2 月9 日早上6 點21分,張成樹在應急小分隊的微信群里發了這兩個簡單的字,并配了一張機械出動的照片,然后就駕駛著他的鏟雪車駛入G329 國道上鏟雪除冰。在這之前他已經對當日的融雪劑、工具和機械進行了安排和布置。
今年46 歲的張成樹是肥東公路分局應急小分隊的隊長,在這幾天的抗雪保暢工作中,他的鏟雪車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駕駛鏟雪車可不是一件輕松的活,一旦坐上去,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八點,只有中午吃盒飯時能休息會,其他時間要一直工作在駕駛室內,腰疼,頸椎痛,甚至連上個洗手間都要一忍再忍。對此,張成樹總是憨憨地說道,“只要大家出行方便,我們受點罪沒什么。”
“不行,我得趕緊到路上看看去。”2 月10 日早上六點不到,去年退休的廣興道班班長陳永志拿著鐵鍬和電瓶車鑰匙,跟老伴說了這一句話后,就急匆匆地趕到重要縣道梁界路上。雖已退休在家,但面對雪情,作為老養護工的他哪里歇得住。
陳永志擔心的是位于32k+500 處的夏王橋,這個橋梁全長雖不足100 米,但東邊連接一個彎道,這個彎道有著超高6%的坡度,在這車少人少的縣道上,冰雪很難融化,得趕緊處置。
抵達后,陳永志從彎道開始,揮動起鐵鏟鏟雪。身邊疾馳而過的小汽車濺了他一身泥雪,但他全然不顧。待鏟到橋頭,已是一個小時后了,陳永志全身汗透,他脫下棉襖,甩開雙臂,繼續埋頭鏟雪。
這個年,因為這場雪返程路變得不那么順暢,車多人急躁,但因為有了趙俊龍、張成樹、陳永志這樣的一個個公路人,為我們打通了一條條回家的路。
萬志軍 李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