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天是2019年2月3日,農歷臘月二十九,明天就是年三十了。每逢除夕,人們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燃放煙花爆竹和焚燒紙錢是老百姓表達喜慶、歡快心情的一種方式,殊不知,這種傳統的祭祀方式不僅會帶來空氣污染和噪音污染,更是極易引發火災,造成安全事故。今天上午,記者從合肥城市管理部門獲悉,城管、公安、民政等部門值守各大公墓、陵園,保障文明祭祀工作。
今天上午,在合肥經開區宿松路與云谷路交口的包河文化陵園,記者看到很多市民選擇了鮮花、綠植前來祭祀。為應對春節祭祀高峰,經開區城管執法隊員駐守在陵園出入口,同時還加強了路面巡控,取締銷售煙花爆竹和紙錢的流動攤點。
在青龍潭公墓園門口,個別路途較遠的市民沒有提前了解禁燒的規定,在得知禁燒后,主動將黃紙扔進了垃圾桶。“紙錢燒的烏煙瘴氣的,有的老傳統還是要改一改。”現場的市民說道。
據了解,2018年1月1日零時起,合肥城市建成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同時,根據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的相關規定,城管部門禁止焚燒樹枝樹葉、垃圾、冥紙或者其他廢棄物。在經開區,社區、民政部門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展板、倡議書等形式向社會公眾進行宣傳,引導群眾轉變傳統喪葬觀念,樹立文明祭祀新風。
據悉,禁放、禁燒工作得到了廣大市民的支持和響應,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焚燒紙錢的現象得到了有效管控。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前來祭祀的市民提供方便,各公墓管理部門設立了便民服務點,提供茶水供應、志愿者引導、投訴受理、現場咨詢等服務。
劉海濤 何傳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見習記者 韓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