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年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個中藥說明書修訂公告,由于這些藥品多是常用藥,一時間引發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對相關藥品的種種討論此起彼伏。“是不是需要更改說明書的藥品被檢測出來問題了?”省內多家三甲醫院收到了很多患者的問詢,其中兒童用藥安全更是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日前,來自我省各級中西醫領域的兒科專家齊聚合肥,就目前兒科領域中成藥說明書修訂召開了專題研討會,回應社會關注。
據了解,長期以來,大量的中藥說明書存在“尚不明確”等不規范表述,盡管法規允許,但在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推進實施國家中藥大品種戰略的背景下,說明書的不規范對中藥長遠發展及大品種培育是不利的,需要進行修訂和完善。
“藥品說明書的修訂并不是針對某個廠家或特定產品,而是國家針對百姓常用藥、大品種進行的常態化工作,修訂后更加有利于臨床規范用藥。”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合理用藥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兒童醫療協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華山舉例說,比如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這種常用藥,廣泛應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皰疹性咽頰炎等病毒或者細菌感染引起的小兒發熱性疾病,療效確切,本次說明書的完善和修訂,是將藥物的適應癥、作用和可能在特殊人群中發生的副作用進行說明,并未涉及兒童使用的內容,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中藥說明書修訂,不是對相關藥品安全性的否定,而是指向了今后對其使用更趨安全和規范。”與會專家們建議,隨著中藥說明書的修訂,中藥生產企業應以臨床文獻為導向,加強對當前適應癥外疾病的臨床研究,在對使用者族群進行細分的基礎上結合臨床進一步研究合理用量,不斷提高產品的應用效果。同時,醫療機構要加強合理用藥監管,促進臨床用藥的準確。作為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嚴格遵守醫囑非常重要。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