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在過去的合肥有許多,著名的橋如渡津橋、飛騎橋、廻龍橋、孝肅橋、赤闌橋等等。但是,自從高架橋出現后,則徹底顛覆了人們頭腦中橋的概念,橋由短到長,橋由水上通道變成了長長的旱路通道,橋使城市的交通由平面變成了立體。
2008年2月,合肥市的第一座高架橋,也是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快速通道——金寨路高架橋,承載著合肥人的千年夢想,在人們的熱議、關注和期盼中正式通車。金寨路高架橋從2006年9月起開建,全長7.4公里,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60至80公里。南起312國道,連接合安路,北至南一環屯溪路,與金屯立交橋相銜接。從此,駕車從稻香樓到經開區,由原先的40分鐘縮短到10分鐘之內。金寨路高架橋建成后,廣大市民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先走為快,合肥市的城市交通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合肥的城市建設,也由此擺脫了小打小鬧的局面,拉開了現代化濱湖大都市建設的框架。
之后,合肥市掀起了高架橋建設的高潮,一座座高架橋數不勝數:長江西路高架橋,合作化路高架橋,馬鞍山路高架,銅陵路高架橋,徽州大道高架橋,方興大道高架橋等等。目前,合肥最長的一座高架橋是長達9.1公里的阜陽北路高架橋,還有那更長的高鐵橋……
如今的合肥,一座座高架橋開建,通車,讓人們目不暇接。但還是趕不上汽車增長的速度,城市變化的速度太快了。高架橋使整個城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終于使合肥城擺脫了“最大縣城”的尷尬境地,一躍進入了現代化大城市發展的快車道。然而,這一切的變化只發生在短短的十年之間。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那稍縱即逝的短暫一瞬,但是卻給合肥城烙下了深刻的記憶。高架橋的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短到長,只是合肥市建設巨大變化的一個縮影。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未來我們共同的家園——合肥將更加美好。
□合肥 路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