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本報“冒牌教練車”的系列報道刊出后,不少讀者議論紛紛,覺得這樣的荒唐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其中就有讀者表示,2015 年合肥教練車普遍安裝計時培訓系統,這個系統還有實時監控功能,是不是冒牌教練車在訓練,本該一目了然。然而,記者了解到,這項2015年就開始推進的工作,至今仍未實施。
計時培訓設備至今還沒發揮作用。
合肥2015年升級計時培訓系統
記者查閱得知,早在2015 年,就有媒體報道安徽將實施駕駛員“計時培訓”,并且合肥已對駕培計時老系統完成升級改造。新系統將公安與運管兩個部門進行信息化對接,并推出全新的駕校教練考核系統,學員可以直接在網上了解教練的綜合評分。尤其讓人關注的是,該系統有兩個亮點:新系統增加了攝像頭和錄音功能,對內抓拍培訓過程,教練員是否在副駕駛位置,學員是否在座位上培訓,一目了然,同時全程錄音。而且,新系統根據學員對駕校、教練員的真實評價,將評價結果完全展示在門戶網上,駕校、教練員的優劣可以呈現出來。
近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探訪多個駕校,發現這些駕校的教練車內,都安裝著一臺儀器,這個儀器能夠刷卡。“ 我2015 年就報了駕校了,當時報名的時候,駕校就發給了我一張IC卡,說是要進行計時培訓。由于種種原因,我一直沒去培訓,一直到今年,我才開始到駕校培訓,可是,在科目二科目三練車的時候,從沒見教練要求我刷卡。直到我科目四考完的時候,駕校才要求把我的卡收回去,但那個時候,我的卡都找不到了。”剛拿到駕照的李先生說道,自始至終,發到他手里的計時卡就沒有動用過,成為了擺設。
對此,多所駕校的教練承認,在2015 年的時候,合肥全面升級計時培訓系統,那時聲勢非常大。“當時每輛教練車都安裝了計時培訓的攝像頭和設備。”一位教練回憶說,之后不知怎么的,這一設備并沒有發揮作用。“去年年底又有消息說,到今年1 月份,運管所和交警的駕駛員培訓、考試系統信息就要開始對接,一旦兩個部門數據實現了共享,那么駕駛員計時培訓就會正式啟用,而且計時培訓系統就要在合肥、淮南、六安正式試點。”該教練說道,可是至今計時培訓還是悄無聲息。
“計時培訓,有的學員擁護,有的學員有點擔憂。”一位學員說,計時培訓能規范駕校市場,這點學員非常歡迎,可有的學員也擔心,計時培訓會不會增加培訓費。“不過無論如何,這在全國都是大趨勢,所以,大家都很關注。”該學員說道。
要求今年1月底完成信息對接
對于“計時培訓1 月份要推進”的傳聞,記者了解到,安徽省道路運輸管理局以及安徽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在2017 年12 月6 日曾聯合發文,雙方決定逐步開展機動車駕駛人培訓監管數據域考試數據的共享共連工作。在文件中,省運管局表示,安徽各地運管部門督促轄區駕駛培訓機構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時培訓系統,并確保計時培訓系統的正常使用,這樣,就建立起省級駕培監管平臺,而安徽的這一監管平臺已經建成。安徽省交警總隊則負責建立和維護省級機動車駕駛人考試監管平臺。
省運管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計時培訓系統要發揮作用,需要“考試監管平臺”和“駕培監管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協調技術支撐單位、打通數據傳輸通道,實現駕駛人培訓與考試信息共享。所以,在省運管局與省交警總隊的聯合發文中,雙方確認,為了推進兩個平臺的數據共享,他們選取合肥、淮南、六安三個市先行開展試點,雙方確認在今年1 月31 日前完成對接任務。
可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至今,文件上規定的試點行動仍然沒有開展。
什么時候才能用還沒時間表
計時系統還會不會啟用?什么時候能啟用?對此,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采訪了合肥市運管處駕培科陳科長。陳科長表示,計時系統要發揮作用,需要運管與交警部門兩個平臺的信息進行共享。“這樣,計時培訓系統的計時功能才能發揮作用,學員們有了足額的培訓時間,才能通過交警部門的平臺而進行考試。”陳科長解釋說,本來,合肥的確預計在今年1 月31 日前實現運管與交警的信息共享,可是,由于交警一方信息共享的端口一直沒有批準下來,所以計時培訓系統一直沒有啟動。
此外,記者從省運管局了解到,合肥市計時系統的信息已經準備好,目前就在等端口的信息。昨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系了安徽省交警總隊車管處,車管處張處長表示,計時系統的軟件對硬件設施的要求比較高,當時運管部門還缺乏全省統一系統維護的條件,所以這項工作就耽擱了一些時間。而且,信息共享的端口需要安徽省公安系統向公安部申請,才能開通接口。在運管部門與交警部門雙方發文之后,交警部門向公安部進行申請。
“在今年8 月份,公安部已經同意開通接口,近期就會落實計時培訓系統的信息共享工作。”張處長表示,計時系統落實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