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和街道環境如何,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近日,記者在合肥市區走訪時發現,從小區樓道到大街小巷,從電線桿再到共享單車,城市“牛皮癬”小廣告無孔不入,辦證辦卡、疏通管道、回收駕照分等信息千方百計地“擠入”市民視線,不少市民無奈反映感覺像被小廣告包圍了。
“重災區”:樓道路邊“牛皮癬”無孔不入
城市牛皮癬,顧名思義,是人們形容城市里,街道、小區等公共場合非法張貼或者涂寫小廣告的現象。
11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合肥勝利路與瑯琊山路交口的鐵路新村小區,隨機走訪了幾棟住宅樓發現,幾乎每層樓道都被各種小廣告占領,尤其以維修、開鎖、回收等生活服務類廣告為主。泛濫成災的“牛皮癬”令居民深受其擾,一位李先生告訴記者,“每天出門或者回家的時候都會看見墻壁上密密麻麻的小廣告,連家門和報箱這些地方都不放過,實在太難看。”
記者注意到,樓道已經成為“牛皮癬”小廣告的重災區,合肥不少小區都存在這種現象,特別是一些老舊小區問題更為嚴重。
“新陣地”:五花八門小廣告占領共享單車
除了小區樓道外,如今的“牛皮癬”連街頭的共享單車也不放過:車筐、車座、車身甚至車把手都被貼上。
在皖江路與馬鞍山路交口的一處共享單車停放點,記者看到,幾乎每輛單車都被不同程度地張貼了五花八門的小廣告,內容大多為信用卡套現、回收駕照分、辦證刻章、代開發票等,小廣告上都印有電話號碼或二維碼。
這種在共享單車上的小廣告多用不干膠粘貼,清理起來十分困難,有的甚至暗藏陷阱,容易上當受騙。現場一位正要用車的市民張小姐表示,現在這樣的小廣告幾乎哪里都有,“最可氣的是,有的二維碼甚至貼在單車掃碼開鎖那里,我有一次不小心掃到后手機直接跳轉到一個亂七八糟的網站頁面,嚇得趕緊退出。”
“擠邊縫”:街道機動車門縫角落無一幸免
開著車正在路口等紅綠燈,立刻就有人過來發小廣告;去辦事路邊正常停車,回來發現車把手被塞滿廣告紙……生活中,你有碰到過這樣令人頭疼的問題嗎?記者這兩天走訪市區,發現,“牛皮癬”真是格外“執著”,只要還有一點點空間,那么就沒有小廣告不能存在的地方,這不,連街道上停放的機動車也在劫難逃。
11月6日上午,在紅星路與宿州路交口的一處路邊,記者注意到,不少在這里臨時停放的機動車車把手處都被塞上了一家健身館的小廣告,一位回來取車的鄭先生生氣地將廣告扔進旁邊的垃圾桶,“現在這樣的小廣告動不動就塞到車窗車縫里,實在是討厭。” 有些車主沒注意導致小卡片掉入車窗縫隙內,有報道說,一位車主的車窗內被腐爛的小卡片堵住了排水口,里邊喇叭線路受潮,最后因拆門維修花掉600元維修費。
亂貼小廣告的不文明行為不僅影響市容市貌,困擾市民生活,更令人擔憂的是,大多數牛皮癬小廣告是不合法的,可能涉及辦假證、非法行醫等違法行為,給居民生活帶來潛在的安全威脅。如果此類不文明現象無法得到有效整改,居民的生活環境和質量也將難以提高。
資料鏈接
騰訊手機管家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牛皮癬”廣告數據報告》中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用戶舉報牛皮癬小廣告行業占比中,包括通廁維修、房屋出租/出售、信用貸款、醫保/公積金套現、刻章辦證、金融套現、上門開鎖、雜病醫治、搬家、重金求子等。其中,通廁維修和房屋出租/出售是牛皮癬廣告中最多的兩個行業,通常出沒于樓道和房門口,成為用戶無奈下的“求助對象”。
在近日印發的《合肥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6+3”項整治提升行動總體方案》中,除了六大整治提升行動,合肥還將開展三項專項整治行動。其中,亂發小廣告專項整治行動,將再度對城市“牛皮癬”宣戰,使亂發小廣告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并建立治理亂發小廣告的長效機制。在此次行動中,合肥將以市區(開發區)范圍內的主干道、主要交通路口、背街小巷、居民小區、賓館酒店、公共停車場等場所為整治重點,依法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印制、散發、張貼小廣告等行為。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見習記者 唐萌 文/圖
原標題:煩人!“牛皮癬”廣告無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