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這兩天,一則悲傷的消息傳來,一對雙胞胎女孩在山東青島海邊玩耍時走失后溺亡。孩子母親回憶稱,自己當時發了個朋友圈后,發現孩子就不見了。其實,在不合適的時間里查看電子設備引發的悲劇并不少見。開車時玩手機引發交通事故、一方玩電腦游戲過度導致夫妻感情破裂離婚……記者了解到,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隨之帶來的危害也很大。不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成年人,適度使用電子設備始終是一個需要被關注的話題。
8月2日,合肥一處防空洞納涼點內,幾個孩童圍在一起看手機。
案例1 不給玩手機 當父母面砸電視摔碗筷
小軍(化名)是合肥的一名初中生,在班上學習成績挺好的,也很聽父母和老師的話,直到去年,一款手機游戲徹底改變了他。
在身邊朋友的影響下,他知道了一款名叫“王者榮耀”的手機游戲,剛接觸時,只是覺得好玩,晚上回家或者周末放假的時候會玩一玩。然而時間一長,小軍發現自己完全控制不住玩游戲了,上課時沒法集中注意力,腦子里想的全是游戲,成績嚴重下滑。老師和家長商量后決定讓孩子回家休息一段時間,然而這段時間,卻給了小軍絕佳的玩游戲的機會,在家不用去上學也不用寫作業,整天就是玩游戲。
小軍對手機游戲的依賴持續了半年左右。看到孩子如此沉迷,他的父母終于控制不住拿走了孩子的手機,嚴厲阻止他再與手機接觸。然而手機被拿走之后,一向溫順的小軍居然開始摔碗、砸電視機,甚至出手跟父母打架。看到孩子變成這樣,小軍的父母崩潰了,考慮之后,決定把孩子送往醫院治療。
來到醫院見到醫生之后,小軍一開始是抗拒的,認為自己不需要治療,不愿意搭理醫生。后來醫生以游戲為切入點,慢慢打開了小軍的話匣子。“我知道我這樣是不對的,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小軍說,沉迷上游戲之后,他的成績不斷下滑,老師對他有意見,他跟同學的相處也發生了變化,甚至與父母的關系也開始變得惡劣,這些他全都感受得到,但他就是沒辦法不打游戲。
分析: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的耿峰醫生告訴記者,他們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這樣的案例,而小軍則是患上了沖動控制障礙。“他對游戲產生了沖動,但是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需要采取治療。”隨后,小軍被安排到封閉病房,與手機隔離開來,通過接受藥物和心理治療,逐步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案例2 開車玩手機 各種交通事故防不勝防
在道路交通出行時,如果沉迷于電子設備,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今年 7 月 20 日凌晨,黃山市境內的高速公路上發生一起事故。曾某駕駛一輛重型貨車,駕駛車輛時還不停地操作手機,而忽視了與前車的安全距離,導致車輛未采取任何制動措施,追尾撞上前方一輛重型牽引貨車,造成兩車不同程度受損。經調查認定,曾某負本起事故全部責任。
今年 4 月 15 日晚,濉溪縣交管大隊三中隊值班民警接指令,濉溪與宿州的交界處發生一起轎車與電動三輪車交通事故,有人員受傷。在事故現場,轎車駕駛員甄某某表示,當時自己正在正常駕駛,忽然聽到手機里有微信短消息的聲音,他低頭看手機時撞上了三輪電動車。
今年 3 月 16 日,阜陽市公安局潁東分局幸福中路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潁東區某駕校對面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大貨車把一輛停在路邊的白色轎車給撞了,貨車駕駛員程某的頭部和鼻子受了點輕傷。據了解,程某駕駛貨車前往砂石廠裝貨,在行駛途中 聽 到 手 機“ 滴 滴 ”響 了 幾聲。他點開一看,發現微信群里有人發紅包,就拿起手機點開微信“開搶”。沒想到,就在他低頭搶紅包的一瞬間,車子的方向盤轉動失控,撞到了停在路邊的轎車。程某的頭部也磕在了方向盤上,鼻子被撞破流了血。
分析:“開車玩手機是一種交通陋習,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駕駛員沒辦法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很可能剎不住車。”阜陽市公安局潁東分局政工室劉鑫警官說,如果遇到情況猛打方向盤,可能會撞到周圍的電線桿、護欄,甚至其他的車輛以及行人,還有可能因為分心發生車輛失控,直接沖到馬路牙上。劉警官建議,開車時一定要放下手機,安全行車,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
案例3 丈夫沉迷游戲 妻子兩次起訴要求離婚
游戲《絕地求生》的風靡,讓大量玩家沉迷“吃雞”不可自拔,甚至忽略了自己身邊的親人以致家庭破裂。記者了解到,近日,樅陽縣人民法院就審結了一起因不滿老公沉迷“吃雞”游戲而起訴離婚的案件。
周海(化名)與張慧(化名)兩人通過相親結識,在談了幾年戀愛后,于 2005 年登記結婚。婚后,夫妻兩人先后生育了一兒一女,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上海買了房,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然而,張慧發現丈夫漸漸變得不思進取,特別是接觸到一款“吃雞”的游戲以后,不僅在白天只要有時間就玩一下,甚至半夜也會爬起來玩一下,對妻子和孩子則不聞不問。
在多次勸說未果后,2017年4月,張慧起訴到法院要求離婚。案件審理中,在法官的耐心調解下,周海保證不再玩游戲,最終張慧也選擇撤訴再給周海一次機會。本以為周海能有所改變,然而僅僅幾個月后,周海就舊態復萌,還時常和朋友一起通宵玩游戲。不僅如此,周海還花了不少錢買游戲裝備,脾氣也變得很暴躁。
對婚姻徹底絕望后,2018年 4 月,張慧再次起訴到法院要求離婚。最終,在法官的調解下,兩人和平離婚。
分析:法院的陳法官告訴記者,他們也碰到過一些因為玩游戲被對方認為不上進,或者讓對方感到被忽略而引發的離婚案件,“其實玩游戲跟打牌或者其它娛樂行為在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形式上有所變化。”陳法官認為,沉迷于游戲更是一個導火索,生活中肯定還有其它的問題,而疏于家庭經營也是一方在自身自制力和把控力上的不足。
束雨薇 吳鵬偉 李皖婷 張奇元 朱紅英 方旭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文 王從啟/圖
記者調查
專家聲音
醫生:“深度陪伴”有助擺脫網癮
“其實網絡成癮相對來說,社會危害性很小,但自身危害性很大。”安醫大一附院兒科專家、兒童康復學博士吳德說,自己做過學齡前兒童玩手機與電子游戲的調查。結果顯示,100個孩子中有70個經常玩手機。吳醫生認為,三歲以下孩子是不主張使用電子設備的,三歲以上可以一天控制在一兩個小時,但也需要在家長的監管下使用。對于成年人來說,如果發現網絡成癮,更多的是需要家庭幫助,也就是“深度陪伴”。“對于網絡成癮的人來說,往往需要一兩年的陪伴和隔離期,幫助他們走出來。
社會學家: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
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教授楊雪云認為,許多父母明知道沉迷電子設備不對,但是又無力自拔,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很好地管理自己。而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從父母那學來的,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規律,所以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給孩子做個榜樣。
楊教授認為,孩子沉迷游戲,看起來問題出在孩子身上,但是病因還是在家庭。家庭是一個系統,父母與孩子之間出現了問題,父母要多關心孩子,多跟孩子交流。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的方式不一定正確,怎樣表達愛也是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