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合肥,五里墩、南一環等處擁堵已經司空見慣,面對這些“老大難”,合肥從未停止過治理。這次的治理有什么新意,又能治出怎樣的成效?……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昨日專訪了合肥市交通擁堵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合肥市城鄉建委副主任張超。
隨著城市發展,潛山路與習友路交口已成為新的堵點。
頂層設計“治堵”
諸如五里墩這樣的治堵“老大難”,屢屢被市民吐槽,打開合肥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隨手一搜就能發現很多條投訴、建議,相關部門多年來也一直沒有放棄對這些節點的研究和改造,那么這樣的“老大難”問題這次真能解決嗎?合肥市此番治堵力度與以往有何不同?
張超告訴記者,早在多年前,合肥市就開始對城市交通擁堵情況進行梳理和研究。在前期交通擁堵點段“微優化”工作基礎上,2018 年初,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合肥市規劃局、合肥市城鄉建委,再次對合肥市交通運行現狀進行詳細分析。
今年 6 月,合肥市就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調研,7 月份,成立了交通擁堵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副市長寧波任組長,把治理交通擁堵問題上升到了頂層設計的高度。
據介紹,合肥市交通擁堵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形成定期會議制度,保障相關治理工作高效有序推進。具體工作中,交警部門負責定期梳理市區擁堵點、段以及區域,城鄉建委會同規劃、公安部門負責研究制定交通擁堵治理方案。按照分級管養原則,市政工程管理處和各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組織具體實施。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林園局、市城管局、市建投集團根據自身職責,做好有關工作。雖然堵點改造治理由各轄區負責實施,但擁堵事關全市,因此明確市級資金保障。
此次重在緩解擁堵
交通擁堵已被公認為新時代的城市病,不僅僅是合肥,國內外很多大城市都普遍存在這樣的“頑疾”。此次合肥市的治堵舉措能否真正解決這些堵點的擁堵問題呢?
昨天,張超告訴記者,不能說通過這些治理手段就徹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最主要的目標應該是緩解交通擁堵。城市交通擁堵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客觀上的路網結構、工業發展、小汽車保有量的飛速增長,以及交通參與者的素質等等,隨著城市的發展,擁堵幾乎成為城市必然面臨的問題,但是交通出行又事關每個市民的生活,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是民生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因此,治理交通擁堵本身也是“大建設”的一項內容。此次合肥市從頂層設計,將有限的資源形成合力,形成重拳出擊,各部門各司其職,而治堵工作領導小組也正是要發揮這樣的組織協調作用。
治堵步伐能否跟上擁堵速度?
問題1 城市為何越來越堵?
面對著日益加重的交通擁堵問題,不少市民抱怨,為什么道路建設速度趕不上城市擁堵的速度?
對此,張超解釋,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合肥市小汽車保有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在這一增長速度下,修路修得再快趕不上汽車的增加量。另外,合肥市目前的路網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優化,相比香港、上海這樣的城市,合肥的路網密度還有很大差距。對于一些具體的堵點來說,存在歷史原因、先天不足的情況,也不太可能全部拆掉重建,只能一步步完善、優化。
現有形成交通擁堵的各堵點具體情況不一樣,也正因為如此,合肥市治理擁堵正是要在充分分析研究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提出治理方案。
問題2 會不會越改越堵?
合肥市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相關堵點改造治理的過程中,將會盡全力減少對市民出行和生活的影響,但是即便如此,可能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對市民出行帶來一定的影響,短時間內,在改造期間可能會造成局部堵點更堵,但這是暫時的,希望廣大市民多些理解和支持。
類似的問題,其實在前期相關部門摸排交通堵點時也有。據媒體報道,合肥市公安局在答復今年一份政協委員提案中提到,前期梳理出陳村路-長江中路-五里墩-合作化路-貴池路片區等4個擁堵區域、南一環-東一環等21條擁堵道路,北一環-阜陽路交口等 41 處擁堵點中,梳理出的擁堵點、段多數因軌道和市政道路建設路面被臨時占用,車道數減少,道路線形變化,通行能力降低導致點、段、片的臨時性擁堵,待建設項目完工后擁堵將有極大緩解。
問題3 治堵還有哪些招?
擁堵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治理好的。
記者從合肥市交通擁堵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了解到,除了對具體堵點的改造,交警部門還會在信號控制等管理措施上進一步完善,通過大數據、智能化的調控和管理,讓交通管理更加智能化,信號燈更科學。治理城市擁堵需要多措并舉,系統解決,也包括作為交通行為的參與者——每個市民的文明出行,共同維護才能讓城市通行更加有序。
安徽省社科院城鄉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孔令剛,曾為合肥交通擁堵多次撰寫過相關的提案。孔令剛認為,隨著城市的發展,緩解交通擁堵問題越來越考驗城市的綜合管理水平。建議在老城區充分考慮單行線的設置,在一些道路節點和交口上,應盡可能地進行渠化處理,不一定要修得很寬。另外,交通管理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不同時段,根據路面的交通流量進行智能化控制,不僅僅是調節信號燈的時長,包括機動車道方向的設置也可以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中國公路學會城市交通分會常務理事張豐焰則認為,治理城市擁堵是一件積極的行為,但是要徹底解決城市擁堵需要走的路還很長。在局部堵點問題上,首先要找到造成擁堵的核心點,簡單的拓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要在渠化完善、拉長交織點空間距離等問題上多做研究,對于一些因歷史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只能靠后期有限的彌補,對于一些新建道路則應多做研究,避免再出現類似問題。另外,交通管理上要提高管理效率,包括信號燈配時如何更加合理、怎樣提前進行分流誘導,減少道路上隨意變道行為的發生率,讓車行更有序。當然,加密路網密度也是必須的,政府還應多想辦法多拓展通行空間,更合理分配路權,而不僅僅將目光放在地面資源上,比如在一些區域,可以嘗試將機動車與人行、慢行完全分隔開,地面道路留給機動車道,人行、慢行走空中等。此外,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從源頭上減少機動車上路,減少城市擁堵的發生。
本版稿件由姚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伍靜/文 馮李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