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從昔日的“農業鄉村”到如今的“工業強鎮”,在轉型升級這條路上,肥西縣桃花鎮走了十余年。
與其被動轉型,不如主動求變。近年來,桃花鎮在招商引資上提標增質,大力向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方向邁進,取得了累累碩果:在目前的51家規模以上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已占半數之多,極大地激發了工業強鎮的內生動力。
今年,桃花鎮又將目光投向了科技創新城鎮的建設,啟動了總投資4億元、總面積8萬平米的肥西桃花科技創新產業園項目。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桃花鎮將圍繞“科技創新小鎮”的建設,推動轉型升級發展,實現“產、城、人”良性互動,挺起鎮域經濟的硬脊梁!
桃花鎮順和社區廣場。
合安高鐵工程建設正酣。
安徽艾璞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堰湖山莊安置小區。
主動求變:
農業鄉村向工業強鎮的華麗轉身
在合肥市西南部,肥西縣桃花鎮是不可忽略的存在:毗鄰政務新區和大學城,并位于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之間,區位優勢明顯。作為合肥西南組團的核心,如今的桃花鎮不僅吸引了眾多企業“安營扎寨”,也成為許多合肥新市民安家落戶的首選地。
很難想象,就在十幾年前,這片廠房林立、有著濃厚工業氣息的土地,還是一個以傳統農業為主的農業鄉鎮。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決策者們意識到:與其被動轉型,不如主動求變。2006年至2010年,桃花鎮開始實施整體拆遷,由農業鎮向工業鎮轉型,先后完成全鎮近300個自然村郢、1528480平米建筑、19414名群眾的搬遷安置。同時,完善園區各項配套基礎配套設施,建成全長90多公里的40多條市政道路,亮化、綠化、管網工程同步建設到位。
特別是近年來,桃花鎮圍繞肥西縣委、縣政府“主城融合”和建設“合肥西南現代化新城區”的決策部署,按照“大項目帶動、配套企業跟進、產業集群發展”思路,依托格力、美的等大企業、大集團,全力打造以家電配套為主導的產業集群,為提升鎮域綜合實力提供了強勁支撐。
在向工業強鎮轉型的路上,桃花鎮收獲滿滿:“十三五”開局之年,鎮內規上工業產值由2011年的34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由2011年的18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1億元;財政收入由2011年的4.8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0.12億元;規上企業數由2011年的29家增加到2016年的46家。2017年,全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1.5億元,增長11.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4.5億元(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0億元),增長4.7%;招商引資到位省外資金8.1億元,新簽約項目6個,引進工業大項目1個,實際利用外資1500萬美元。
對于桃花鎮來說,這些成就既是肯定,也是鞭策。以工業強鎮為核心戰略,桃花鎮將繼續保持專注工業發展的定力和韌勁,以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三次產業大融合,推進鎮域發展持續轉型升級跨越趕超!
提標求質:
引進新興產業,提高準入門檻
2017年7月,安徽永鋒防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成功。成立7年來,這家主打包裝材料的企業已成為桃花鎮眾多高新技術企業的典型代表。
像永鋒科技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桃花鎮51家規模以上企業中已占半數之多,更是不乏擁有國際領先技術的企業,2016年落戶桃花鎮的安徽艾璞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企業自主研發生產了“無油渦旋空壓機”,不僅價格比日本機器便宜了一半,還具有噪音低、保養成本低等優勢,打破了技術長期被日本、德國壟斷的現狀。就在不久前,一家大型醫用制氧機企業看中了安徽艾璞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的技術,簽下了該公司首筆800臺訂單。
近年來,桃花鎮大力引進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將全鎮工業投資的90%用于技術改造,并提高企業準入門檻:非高新技術企業和高附加值產業,一律不予入駐。目前,在桃花鎮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家,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32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70%!
與此同時,桃花鎮還在企業技改創新上下功夫:24家企業完成技改,新增省、市級企業技術(設計)中心5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專精特新”中小技術企業3家,組織企業申報發明專利145件。
為了更好地幫扶企業發展,桃花鎮從制度源頭進行規范,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黨政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對轄區的5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其他“五上”企業及轄區內征地企業進行統一梳理,分成12個幫扶小組,確定各幫扶企業聯絡員,對企業進行幫扶。同時制定信息報送、定期走訪、工作例會制度,及時、精準、有效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在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方面,桃花鎮則引導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就地轉型升級,對于不符合主城區定位或是產能難以提升,技術也無法升級的企業通過政府收儲等方式進行清理,有序外移,把土地盤活,為優質、高端和大項目落地騰出空間。
突破求新:
科技創新挺起鎮域經濟硬脊梁
“支持桃花鎮建設科技創新小鎮,打造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在2017年12月20日召開的肥西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這句鏗鏘有力的話語寫入了肥西縣政府工作報告,無疑為桃花鎮堅持工業強鎮之路打了一劑“強心針”。
為何將發展方向“瞄準”科技創新?桃花鎮有著長遠的考慮。
近年來,桃花鎮面臨工業發展空間飽和、產業層次不高、創新能力不足、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要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做大經濟總量,必須要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今年,桃花鎮啟動了總投資4億元、總面積8萬平米的肥西桃花科技創新產業園項目建設,著力打造科技創新城鎮。
為了推動科技創新,桃花鎮將招商引資向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方向轉變,并從平臺建設、土地升級、硬件改造、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著手,加快科創小鎮的建設步伐。目前,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相繼落戶:基恩生物產業園、中亞智匯軟件總部基地等項目已簽約落地,臭皮匠創客科技咨詢有限公司大健康產業科技孵化器項目已正式運營;國華總部、豐輝置業等1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
未來,桃花鎮將集中精力做好桃花科技創新產業園項目建設,打造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力爭培育2家省級科技創新孵化器;與中國科大、合工大、安大簽訂戰略協議,探索設立研發中心;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同時,加大科技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鼓勵領軍人才嫁接本土企業,進行項目合作、技術攻關、掛職服務等。預留部分地塊建設人才公寓,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
可以預見的是:到2025年,桃花鎮將建成一個“創新創業示范、體制機制靈活、功能配套齊全、生活環境優美”的科技創新特色小鎮。
而在突破求新的背后,是肥西縣“工業強縣”核心發展戰略的支持與期盼。今年,《肥西縣工業強縣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正式出爐,未來三年內,肥西縣將實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創新驅動發展等八大工程,為肥西躋身全國50強提供強力支撐。而在這一過程中,桃花鎮將加快轉型升級、實現跨越趕超,挺起鎮域經濟的硬脊梁!
蔡娟 周沿線 孫靜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