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合肥晚報消息,3月25日,記者從合肥城市軌道交通公司獲悉,近日,3號線界首路站~蒙城路站左線隧道正式打通,全線已打通26條單線隧道。1號線三期也正式全面啟動綠化遷移工作。需要提醒的是,換乘站大東門站的換乘通道已調(diào)整為單向通行。
3號線界首路站~蒙城路站左線打通
3月21日上午,由中鐵四局承建的軌道交通3號線界首路站~蒙城路站盾構區(qū)間左線順利貫通。該區(qū)間左線全長524.7米,最大縱坡17.1‰,最小曲線半徑2500米,沿途穿越粉砂及粉細砂層。截至目前,3號線全線56條單線隧道已有26條單線隧道順利貫通。
下一階段,軌道公司建設事業(yè)部繼續(xù)以區(qū)間盾構及附屬施工為核心,在保安全、保質(zhì)量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快推進各項工程建設。按照計劃,建設部門今年將完成3號線全線隧道挖掘工作。
1號線三期全面啟動綠化遷移工作
3月21日,軌道交通1號線三期工程項目瑤海公園站、物流大道站、天水路站三個站點正式啟動綠化遷移工作。三期工程為1號線一、二期工程北延段,項目需臨時占用綠地6萬余平方米,移植長青灌木、雪松、國槐、香樟等高大喬木3.6萬余株,綠化苗木移植點多、量大、工期緊,現(xiàn)場施工組織難度較大。
為盡快完成施工區(qū)域綠化帶苗木移植,市園林部門多次組織瑤海區(qū)、新站區(qū)園林綠化主管單位召開綠化苗木遷改方案研討會,本著“能不占則不占,能少移就少移”的原則進行施工方案優(yōu)化。此次綠化遷移順利啟動,為接下來的交通導改及工程主體結構施工,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大東門換乘通道改為單向通行
去年底2號線剛開通的時候,在大東門站,市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1、2號線之間的換乘。其中,走1、2號線站臺層之間的換乘通道最為方便。不過,近日有市民發(fā)現(xiàn),這個換乘通道已改成2號線~1號線單向通行了。
25日上午,記者探訪發(fā)現(xiàn),市民反映的情況屬實。在大東門站,對于從1號線下車去換乘2號線的乘客來說,需要從1號線的站臺層(負三層)通過自動扶梯或者垂直電梯上到站廳層(負一層),然后再下到2號線的站臺層(負二層)。
對此,軌道公司表示,結合車站結構特點,大東門站屬于T形換乘方式,一般采用站臺之間直接換乘、站廳層換乘或兩者結合的方式,因換乘樓梯寬度限制,同時為避客流沖突,目前只能允許一個方向使用站臺間便捷換乘樓梯。站廳換乘方式安全性較高,后續(xù)車站將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客控方式。
暫未考慮在地鐵設置WIFI功能
目前,合肥市街頭的不少公交車內(nèi),都有免費的無線網(wǎng)(WiFi)供乘客使用。國內(nèi)一些城市的地鐵站,也已開通無線網(wǎng)絡。比如,從2016年11月開通至今,武漢地鐵免費WiFi已經(jīng)覆蓋了地鐵2號線、3號線和4號線,乘客在地鐵上蹭網(wǎng)玩微信看視頻,非常順暢。最近,有市民呼吁,盡快在合肥軌道交通1、2號線站點內(nèi)開通無線網(wǎng)絡。
對此,軌道公司也給予了詳細的回應。該回復稱,目前地鐵設計規(guī)范中無WIFI設置要求,全國地鐵只有個別線路實驗性開通了wifi,且設備在地鐵里的安全性在全國范圍里并沒有一個權威性的論證。為此,合肥軌道交通還暫未考慮在地鐵設置WIFI功能。記者方佳偉
相關新聞:合肥地鐵建設已全面復工
在城北,3.6萬余株常青灌木、雪松、國槐、香樟等高大喬木將開始“搬家”,為地鐵施工交通導改及工程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25日,記者從市建委軌道站及參建單位了解到,開春后地鐵各條線路施工快馬加鞭,其中1號線三期工程迎來重大進展,瑤海公園站、物流大道站、天水路站三個站點正式啟動綠化遷移。
1號線:北延段綠化遷移啟動
1號線三期工程為1號線一、二期工程北延段,從去年底起正式開工建設。隨著建設的推進,該工程項目需臨時占用綠地6萬余平方米,移植常青灌木、雪松、國槐、香喬木3.6萬余株,由于綠化苗木移植點多、量大、工期緊,因此現(xiàn)場施工組織難度較大。
為盡快完成施工區(qū)域綠化帶苗木移植,合肥市園林局多次組織瑤海區(qū)、新站區(qū)園林綠化主管單位親臨施工現(xiàn)場進行指導,按照相關制度規(guī)范要求,召開綠化苗木遷改方案研討會,本著“能不占則不占,能少移就少移”的原則進行施工方案優(yōu)化,同時為綠化植物大規(guī)模“搬家”做好保護。
在市軌道公司積極配合及新站區(qū)、瑤海區(qū)園林綠化主管單位積極組織安排下, 1號線三期工程綠化遷移工作已經(jīng)順利啟動,為接下來的交通導改及工程主體結構施工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4號線:首臺盾構機下井組裝調(diào)試
地鐵4號線的首臺盾構機已從長寧大道站下井,預計下月初正式挖隧道。根據(jù)施工進展,首條隧道有望今年10月貫通。
4號線工程線路全長41.37公里,共設31座車站,均為地下站。根據(jù)最新的施工進展,4號線目前有15座車站正在圍護樁施工,14座車站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在望江西路與長寧大道交口處的長寧大道站,目前該線路首臺盾構機已經(jīng)下井組裝調(diào)試,預計下月能夠正式始發(fā)。按照施工計劃,快的話4號線首條隧道(方興大道站-長寧大道站)有望今年10月貫通。
5號線:祁門路到雨花塘明年“貫通”
5號線于2017年5月19日開工建設,經(jīng)濱湖新區(qū)、包河區(qū)、蜀山區(qū)、廬陽區(qū),為一條南北向線路,線路全長約40.2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共設33座車站。目前,5號線TJ04標進展較快,其中休寧路站進度在所有在建標段中是最快的,其他的站點整體進度相對慢一些,該標段共有祁門路站、桐城南路站、休寧路站、望江東路站、黃山路站和雨花塘站六個站點。
相關人士介紹,祁門路站、桐城南路站、休寧路站和雨花塘站正在建設,休寧路站進度最快,而望江東路站和黃山路站因為拆遷與變電線路等原因,整體進度緩慢。“整個標段六大站點按計劃洞通時間為2019年8月31日,11月底預計土建完成。”
“經(jīng)過持續(xù)近半個多月的嚴格檢查,目前合肥軌道交通工地已經(jīng)全面復工。”市軌道站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全市地鐵工程啟動建設至今,全市未發(fā)生一起安全生產(chǎn)責任事故,可以說軌道交通建設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初步構建。今年多條線路的建設量依然較大,將重點實現(xiàn)對風險源的有效管控,為后續(xù)建設、新線路運營打好基礎。
劉紅蕾合肥晚報ZAKER合肥記者吳奇
原標題:3號線界首路站~蒙城路站左線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