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四肢都有殘疾的胡光軍老人幾乎已經(jīng)習(xí)慣了一個人過年。記者詢問他:你一個人過了多少個年了?他回答:我都記不得了。對于過年,他也沒有太多的感受,因為過年那幾天,他也幾乎和平常一樣過。記者前往采訪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細(xì)節(jié):他家的門大敞著。也許,在潛意識里,老人還是歡迎有人來造訪,和他呱呱蛋的。當(dāng)?shù)弥緢蟮幕顒觾?nèi)容后,老人很開心。
多年來,生活規(guī)律到刻板
64歲的胡光軍住在合肥市濱湖欣園小區(qū)。昨天下午,記者趕到老人家里時,他正坐在床上出神,床旁邊放著一副拐杖。
胡光軍老人接受記者采訪。
1976年,胡光軍光榮入伍,成為一名裝甲兵。1977年4月份,胡光軍從車上摔了下來,受傷嚴(yán)重,就此離開了部隊。回到地方后,成了家,在道班干了10年。后來,腦震蕩后遺癥越來越嚴(yán)重,由于種種原因,愛人帶著兒子離開了他,胡光軍帶著女兒過活。女兒出嫁后,他就一個人生活,從此成了一名空巢老人。
這些年來,老人的生活規(guī)律得近乎刻板:一年四季都是早晨6點起床,6點半吃早飯。吃完飯,他會睡個回籠覺。上午、下午,他會出去轉(zhuǎn)一轉(zhuǎn),找人聊聊天,有時候就是坐在廣場上發(fā)發(fā)呆。老人不喝酒,但是抽煙特別兇,一天要一包煙。“有的時候,有老哥們上門的時候,一包煙就不夠了。”胡光軍老人笑著說。
在家時,他總把門大敞著
提起現(xiàn)在的生活,老人稱還行,社居委對他也比較關(guān)心,隔三差五會打個電話過來問問情況。可是過年的時候,感覺有點孤單。胡光軍老人說,他過年和平時沒什么兩樣,反正都是一個人。“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事。”
記者提及本報“陪空巢老人嘮嘮嗑”的活動,老人一聽有人要來陪他聊天,開心地笑了:“歡迎,歡迎。我稱好瓜子糖等你們。”
記者在采訪時,發(fā)現(xiàn)了胡光軍家的房門一直是敞著的,就問他:這么冷的天,開著門不冷嗎?老人說,一年四季都如此。原來,這背后有一個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有一次,胡光軍的一個老朋友來看他,在門外敲門,胡光軍在屋里沒有聽到。這個老哥們知道胡光軍喜歡出去逛,就走了。后來見面說起這件事時,老人才知道錯過了和朋友晤面的機會,非常懊悔。從那以后,只要人在家,老人白天都把房門大開著,隨時歡迎別人來找他聊聊天。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