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合肥兩日暴雪后,我們在向雪中“托舉哥”等一線工作者和管理者致敬的同時,也被一幕幕市民在雪中互助的場景感動。欣慰之余不難發現,在城市的街角,仍暴露出一些不甚完美的細節,需要有關部門“精雕細琢”:高架橋上的汽車暢通無阻,為何人行道、自行車道舉步維艱?市政設施能否更加現代化?凸顯在老舊小區的“除雪難”,除了居民互助,相關部門該如何使力……應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我們并非抱有苛責之心,而是要堅定對完美的追求。如果應急聯動能力更強,關系民生的細節問題做得更加細致,市民對幸福的“獲得感”就能體味得更深刻。
[反映一] 能否清掃人行道積雪
1月4日上午,家住銅陵新村的孫女士說,她選擇步行上班,沒想到上路卻發現,快車道的積雪已清掃干凈,但人行道走起來卻“拖泥帶水”,險些被積雪滑倒。
與孫女士一樣,市民王女士發現人行道和自行車道上,都堆積著許多從快車道上清理過來的雪。記者探訪多條路段看到,許多電動車、自行車只能在快車道上行駛,大雪對出行影響很大。在金寨路高架、合作化路高架等高架橋上,道路積雪被清理,車行起來暢通。
[回應] 部門聯動銜接不及時
4日,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市政管理處的職責分工是首先保障全市高架橋、立交橋等市管橋梁及重點路段、重點區域在暴雪天氣下的安全暢通。人行道、自行車道和一些小道路,各區的市政人員要與城管聯動進行除雪作業。 “這些小道路路面較窄,不適合大型機械作業,人工鏟雪的推進速度慢了不少。這個現象暴露出有些轄區的市政、城管等部門的聯動除雪工作,銜接不及時順暢,效率不高。 ”市政部門在未來幾日會積極協調各部門,提高小道路除雪效率。
[反映二] 高架匝道口能否電融雪
4日17時許,車主徐先生從合作化路高架上駛入了黃山路,他發現,下高架橋時,車輪容易打滑,剎車有些剎不住。因常去外地出差,徐先生說,目前外地一些高架橋的匝道上下坡處,已經開始使用電加熱溫控融雪技術。也有市民提出,市政部門在暴雪來臨前就要未雨綢繆,比如在主干道上布設融雪劑,一旦下雪后,融雪劑能快速發揮作用。
[回應] 持續不間斷循環清掃
合肥市政工程管理處有關負責人稱,目前合肥市各大高架橋、立交橋的橋面沒有配備地熱系統,除去橋上的積雪只能靠112臺綜合除雪車、除雪裝載機、除雪平地機等機械和融雪劑進行物理除雪。市政部門已由領導輪流24小時帶班、人員全天候值守,持續不間斷地循環清掃,直至雪停,確保重點保障橋梁、路段交通始終處于暢通狀態。融雪劑提前布設對環境、土壤會帶來一定影響。只要在下雪時布設及時、妥當,融雪劑就能發揮最好的作用。
[反映三] 小區“除雪”難見社區人員
4日,記者走訪長江東路、淝河路等一些老舊小區看到,小區里面的道路積雪很少有人清掃。在淝河路一處老舊小區,多戶老人家門口的積雪沒過了腳踝,有鄰居主動清掃老人的門前雪。熱心人當中,難見居委會工作人員的身影。長江東路一老舊小區居民朱先生說,目前,合肥市正在對很多老舊小區進行統一改造,在硬件改造升級的同時,對于部分老舊小區中缺少物業、缺少統一管理等“軟件”的改造,有關部門也應齊抓共管。
[回應] 爭取志愿者團體加入
合肥市望湖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街道工作人員只能組織有限力量自發清掃,并發動部分居民清掃,“因為人手有限,所以工作進度依然很慢。 ”三里街街道一名工作人員稱,老舊小區多遮陽、出門道路積雪產生的冰凍不易化去的情況,街道和社區在發揮自身工作人員最大能動性的基礎上,還要廣泛爭取社會志愿者團體積極投入到老舊小區除冰鏟雪的工作中來,確保居民進出道路安全。
[反映四] 雪中樹倒枝斷險傷人
4日上午,記者步行來到來安路北段時,看到路邊種植的雪松全都被大雪壓塌,有些樹枝已經斷裂。一名懷孕數月的女子途經一棵枝干被壓彎的樹木時,一枝干突然斷裂,好在女子躲閃及時,只濺了一身雪。
安徽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大雪造成主城區大量樹木被積雪壓斷、壓倒和傾斜。公園廣場積雪較厚,大量城市道路被倒樹、斷枝和傾斜樹木占據路面,影響出行。
[回應] 林業園林部門正在清理
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連日大雪,該局動員全體人員出動打雪掃雪,重點清理香樟、雪松、廣玉蘭等樹上積雪,“優先清理主要道路兩側傾斜、倒伏樹木和斷枝,保證道路暢通。 ”該負責人還稱,各公園廣場要優先清理主要園路積雪、斷枝。“我們已要求各轄區園林部門要組織街道、社區、單位、小區物業做好打雪掃雪工作,動員市民一起清理倒樹斷枝,掃除門前路面積雪。 ” (記者 吳洋/文 劉職偉/攝)
原標題:抗擊暴雪 我們還需要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