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19日,一則年輕教師孔偉乳腺癌病重的籌款消息,帶動了一場愛心接力,也揭開了孔偉隱藏了12年的抗癌秘密。
2006年,25歲的孔偉大學畢業后進入安徽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工作不久,她查出患有乳腺癌。當時得知消息后,工商管理系的師生立即籌集善款五六萬,很多學生利用起課余時間走上街頭,有些學生到處撿拾礦泉水、廢報紙等為孔偉募捐。2006年乳腺癌手術出院后不久,孔偉就要求回到崗位中。從輔導員到如今的工商管理系黨支部委員會書記,孔偉總是把學生管理、教育教學工作看在第一位,身邊的同事、同學看著她瘦弱的身軀,常常叮囑她注意身體。
“這些年她看著很瘦弱,尤其是近一年來,更加消瘦,我們很擔心她,可每次和她說起要注意身體,定期檢查,她總是說各項檢查都很正常,沒事。”安徽涉外經濟職業學院的吳國兵副院長表示,孔偉從未提及她的病情,總是笑著說沒事,便忙起了工作。可早在2013年,孔偉的癌細胞已擴散到骨頭,2018年,癌細胞已經侵入腦部。然而,孔偉對自己的病情只字不提,忙著安排學院工作,忙著解決學生們的實習問題,忙著舉辦各種職業比賽,忙著給學生做思想工作,忙著和老師們商量教案及課本。2018年11月11日,孔偉確診為右乳腺惡性腫瘤全身多發骨轉移、腦部轉移,她難忍疼痛才走下了講臺。直到11月19日,孔偉的家人籌集募捐后,人們才恍然發現,她已獨自與病魔抗爭12年。
“我自己能扛住,不想麻煩別人”,談及隱瞞病痛,孔偉總是樂觀地說,自己能夠克服困難,不愿給別人添麻煩,也不愿影響學院工作。“她經歷了那么多的波折,比同齡人更獨立勇敢,堅強樂觀,能夠自己扛下來的苦,不會告訴第二個人,就像她默默與病魔抗戰了12年”,孔梅說,她總能為我們點亮那盞燈。
患病的這些年,孔偉每日服藥,利用周末和假期時間檢查、治療、住院,放化療共12次,花費了百萬的費用。孔偉的妹妹孔梅告訴記者,1981年孔偉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蘆嶺煤礦,家里兄弟姐妹4人,孔偉是老大,樂觀堅強的的她一直以來都是家人心中的“主心骨”。今年開始,感覺到孔偉有些吃力,“11月起,姐姐的腰椎、右側胯骨疼了起來,腿部受神經壓迫有些麻木,不能長時間坐著,行動也有些緩慢。”
記者11月21日,在病房里見到了孔偉,雖不像平日里畫著淡妝,面容消瘦憔悴,但孔偉的笑容依然透出優雅陽光。孔偉說,自己是幸運的,挺過了12年,“我起初會擔心、會害怕面對疾病,但這些年我想明白了,疾病并不可怕,只要盡力,沒什么后悔的。”
“孩子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可以有很多追求,實現很多價值,職業教育要從講臺上下來,走進學生心里,這樣才能有思想的碰撞,才能發掘學生的潛力”,孔偉說起自己帶病工作的過程,并不覺得辛苦和勞累,幾乎每句話都離不開學生。她說,最珍貴的禮物,是學生們純粹的情感。
在孔偉的辦公室里,她辦公桌上的筆記本密密麻麻記錄著會議和學生信息,辦公桌旁的花花草草仍茂盛地生長。孫啟龍拿起地上擺放的文竹說,孔偉養的文竹曾經枯黃了,可過了一年,她就把這文竹打理地冒出了新芽。孔偉說,生命的色彩要自己去描繪,生命的可能也由自己去爭取。
在孔偉的生活中,她熱愛工作更熱愛生活,即使生病期間,身體情況不錯的時候,她也每天在學校跑好幾圈;她一直沒有停止過讀書,《荊棘鳥》 和路遙《平凡的世界》是她喜歡的;辦公室里的綠植也被打理得十分旺盛。“我要去思考、去行動,去看看我到底能做些什么,我要去認識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孔偉說,抗爭病魔也讓她發現了新的自己,一個更堅強、更勇敢的自己。“我希望我能發現我自己,能發現周圍世界有驚喜、有潛力的地方”,孔偉說,生活只能前行,不能后退,“很感激每一位好心人,我也有信心與病魔抗爭,早日重回校園舞臺。”
“11月,姐姐的病情加重了,疼痛難忍就吃止疼藥、安眠藥,我們催著她去檢查”,孔梅說,檢查顯示,孔偉的乳腺癌已經轉移到腦部。12年來,孔偉持續服用藥物,每月僅藥費最多需要六七千元,而如今,所需的藥物和治療都需要更大的花銷,讓這個本就不寬裕的家庭束手無策。據孔梅介紹,醫生給出了新的治療方案,“之前的治療效果不理想,現在醫生建議服用一種進口藥物控制病情,每年僅這一種藥就要花費20萬左右,還要持續服用。”
孔梅說,這十幾年的時間里,姐夫為了照顧孔偉辭去了工作,只能靠空閑時間給學生補課維持生計,微薄的收入無力承擔上百萬的治療費用,“盡管我們也都盡了自己的力量,還是不足以支撐花費,實在是無能為力,才尋求好心人的幫助。”
11月19日,孔梅瞞著孔偉發起了網絡籌款,截至21日晚11點,有近萬人在該平臺上捐款43萬余元。與此同時,安徽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的800余名師生,也在線下為孔偉捐款10余萬元。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可將善款匯至孔偉的賬戶(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開戶支行:馬鞍山路支行 姓名:孔偉 卡號:6217 0016 3000 5214 868)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甘潔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