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作為潛心研修、深耕多年的資深法律顧問和文史學者,李學軍的專著《法治進程中的江淮印跡——從“司法鼻祖”皋陶談起》近日由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此書主要以法制領域帶有江淮印記的歷史人物以及相關法律思想、法律現象為主線,聯系法律制度的整體發展歷史,在汲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系統性梳理和進一步發掘,選取十二個有代表性的專題,重點研究傳統法律思想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揭示有關歷史人物的突出貢獻,探尋相關因素對于當代法治建設的有益啟示。同時,試圖通過對中國法治進程中古今之變的分析以及中西之爭的比較,研判得失,推斷趨勢,意在引發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在中國的法治文明進程中, 江淮大地的一批歷史人物,比如司法鼻祖皋陶、法家先驅管仲、司法之神包拯,以及近現代的李鴻章、胡適等,個個舉足輕重,每每影響深遠。此外,諸如“淮南獄”、“六尺巷”、徽州契約等事件和現象也引起廣泛關注。這些歷史人物和典型事例,具有引領效應和里程碑意義的為數不少。其中,蘊含著前人對道德與法律,“制定法”與“法自然”,“上行”與“民從”,訴訟與調解,情、理與法,“成法”與“變法”等辯證關系的認識和把握。
這本書是作者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法治故事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一卷在手,有助于讀者提高法治思維、歷史思維與辯證思維等方面的能力,積極應對現實中的法律事務。對于該書內容,相關學者稱其“有思想、有深度”、“好文見功夫”。大皖新聞記者 李燕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