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繼今年7月《泊心堂墨意——中國作家潘軍畫展》在合肥展出之后,2023年12月22日,由安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安慶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安慶師大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主辦,安慶市作家協會承辦的潘軍畫展(安慶站),在安慶市美術館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
位于長江之濱的安慶市是潘軍的故鄉。用潘軍的話說,本次畫展是他對故鄉的一次深情的回望和致敬。正是這塊土地的滋養,讓潘軍成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影視導演和別具一格的畫家。他的小說《重瞳》《風》《死刑報告》等被視為中國先鋒小說的經典之作;他的話劇《合同婚姻》《霸王歌行》分別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和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并獲得國際大獎;他自編自導的電視劇《五號特工組》《分界線》等風靡全國。但潘軍說,他最早是學畫的。
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先生為潘軍畫展題詞“揮毫潑墨,養志泊心”;著名詩人,安徽省文聯主席陳先發專門為畫展發來賀信:“才氣縱橫寫遍世間百態,筆墨淋漓繪就山水性靈。潘軍先生的文學作品充滿探索精神與獨立開拓的銳氣,他的畫作則常呈現出內在的凝重與玄妙的安謐,一動一靜,相得益彰,令人贊嘆!”
丁酉年是潘軍的本命年。他曾說過,六十歲是一條分界線,之前舞文,之后弄墨。在他看來,舞文弄墨就是“詩意的棲息”。于是潘軍毅然離開了居住二十年的京城,回到了故鄉安慶,筑起了“泊心堂”——他的齋號。回到故鄉的潘軍雖然陸續還有小說、散文隨筆發表出版,但主要精力放到了繪畫創作上。去年,安徽美術出版社隆重推出了《泊心堂墨意——潘軍畫集》,分為人物、山水、戲曲人物及扇面三卷,收入作品260余幅,這是對潘軍繪畫創作的一次完整的總結。本次畫展由潘軍本人精心挑選了近130幅,分人物、山水、戲曲人物以及花鳥、扇面,絕大多數為作者近期作品。
潘軍說:無論是寫作、拍戲還是作畫,在我這里都是一種表達的訴求。但前提必須是有趣的——做有趣的事,交有趣的人,是我一貫的處事原則。對我而言,所謂的創作,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的戰爭,苦中作樂,其甘苦與美好,只有當事人的親歷才可體味,與世俗的標準無關。我也從來不在意各種名目的標準。我只有一個標準,就是時間。書畫對我意味著,此一刻最佳的生命支點,這一生最后的精神家園。
本次畫展是一次名副其實的“跨年展”,將展出到新年的第五天。記者了解到,在欣賞潘軍的畫作之時,大家將在2024年第一期的《作家》和《天涯》上,讀到潘軍最新的兩部中篇小說《刺秦考》和《與程嬰書》。潘軍介紹,這兩部中篇作家已經醞釀達二十三年之久,與當年另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說《重瞳——霸王自敘》,構成了“春秋戰國秦漢三部曲”。“這是一次具有顛覆性的重新解讀”,潘軍說,“我相信大家看過會眼前一亮。”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