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稱呼王朔為朔爺,這聲爺起著范兒,江湖上稱呼成龍為大哥,大哥明年70了,大哥比大爺,大著地球公轉(zhuǎn)四圈,爺與哥,都快聽岔輩了。成龍大哥是什么時候失去了票房號召力的,真說不清楚,往前數(shù)幾年,還能去賀歲檔演繹一番“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圈著腿垂著臉比肩著舒華辛力加。
確實很難確定歲月跌落在成龍面前的那一聲DUANG,時針分針秒針都停在了哪兒,但是總有一點辛酸的欣慰,大哥終于不打算再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了,不打算再宣揚自己什么危險動作都要親自上陣了。七十了,不逾矩。是時候來一本回憶錄,跟你聊聊武行的精神,夯實一個電影行業(yè)的工種坐標(biāo),成為一匹盡量避免吃土的赤兔。和一匹馬同框,創(chuàng)可貼、榮耀的傷痕與成龍標(biāo)準微笑,高屋建瓴一句:生命會老去,電影不會。
然而實際上,電影也老了,通俗的故事在一遍遍的重復(fù)中成為老生常談。除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去尊重成龍為電影做出的貢獻,除了帶著唏噓去肯定龍虎武師的奉獻與情懷,然而一個叫魏君子的人頭幾年就拍了一部叫好不叫座的《龍虎武師》。不能說《龍馬精神》多爛,它確實再現(xiàn)了成龍大哥在圈內(nèi)的人脈和能量,老套的梗,成群的星星,致敬過往,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都是可以預(yù)見的——劉浩存的演技,真的,不如那匹馬。
如果不是在致敬一個特種行業(yè),這片子大概率會被評定為不及格。
然而,你不能道德綁架觀眾。
我曾經(jīng)學(xué)會了成龍大部分鐵漢柔情的歌曲,我也曾以為成龍到了這個年紀,會越來越多參與《大兵小將》這樣的電影,而不是永遠拿著Jackie Chan在大銀幕上虛晃一槍。成龍畢竟是把我看哭的演員,他和洪金寶主演的《龍的心》,雖然有點惡俗煽情,但是情感爆發(fā)和拿捏是非常到位的。
如果成龍已經(jīng)選擇戴上眼鏡,是不是可以往另一些方向努努力。不要總是強調(diào)我是龍,而是如何豐富龍的心。
連馮小剛導(dǎo)演都能做減法演繹《忠犬八公》,《龍馬精神》明顯還是調(diào)子起高了,主題先行,整個電影的制作理念依舊是各種加法,堅定相信做加法的堆砌方式,甚至有點因此妨礙了致敬的誠意。歸根結(jié)底還是在消費那個格式化的武夫成龍,什么都沒變,只是歲月讓成龍更慈祥了一點而已。然而你期待一個70歲的老先生繼續(xù)玩命打給你看,這和你不肯在鬧市區(qū)扶老太太過馬路一樣,都欠妥。
生命會老去,電影也會。(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