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狂飆》,說你不配做娛記。確實。正經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2023)第002號。
從京州到京海,多么沒有想象力的場景設計。不知道是不是臉熟的演員太多,謀篇布局也有太多似曾相識的地方,所以看到最后會覺得有點疲勞。《狂飆》這片名確實像諜戰片,但是真正狂飆的角色只有半個,張頌文。從魚販子到大佬的狂飆,是非常雞血的故事。就像熱心網友說的:“嚴查張頌文,他不像是演的。”說他演得好,這事怎么說呢,就像很多年之后大家回憶起鄭伊健,想到的還是浩南哥。
反派容易出好戲。
在反腐涉黑題材的電視劇里,著力刻畫一個老實人的不歸路,還是有想法有突破的。但是看到后面,就感覺“強哥”多少有點精神分裂。可能我是帶著一點成見和偏見,我是沒覺得這位曾經很用力的演員演技有多么炸裂。但是擋不住喜歡故事的人,多多少少都會喜歡人生逆襲的故事,回過頭來想一想,這位最后成為“大佬”的人物,是不是整個團隊里最不狠的一個,而且在斗智的過程中明顯有點“余額不足”,很多本該意在言外的對白基本就是寫在臉上,謎底都在謎面上也就算了,在這種直白的戲劇沖突里,溫情有余狠辣不足。事業上升期的說服力是不夠的,和整部劇一樣只能算是半場好戲。
高啟強上坡路完成,劇開始下坡。
豆瓣跌到8.5分,因為只有半部《狂飆》。
很難不拿來和《人民的名義》比較,達康書記變組長之后,魅力值確實頓時損耗了不少,倒是他那銷魂的深刻如斯的濃重雙眼皮,實在會讓所有的辦案對象顫抖吧。兩部戲重疊的演員真的太多了,現在像高啟強兒子這種年輕演員跟不上我理解,老戲骨不是挺多的嘛。
張譯這兩年意境躋身“一線電影咖”,自然在一部劇里就會備受期待。數數安欣這個很軸的角色的人物弧光,單眼皮的安欣是一根筋,“安欣”這個名字和京海一樣沒有想象力,有后臺卻始終堅持在正義的前臺,有機會卻永遠不同流合污,清峻和熱情的疊加像是建安文學的嫡傳弟子,但是他的人設太壓抑了。這個預設導致了他一夜白頭,一夜白頭當然也很酷很有腔調,但是他為什么堅持,其實表現得不太夠。剛剛接觸專案組的搖擺和遲疑,可能是電影咖表現最好的一段。
永遠背著個背包的設計,好像永遠歸來仍是少年。行囊之重,過猶不及。當然這是為了增益他作為主角的人物弧光,深化他的孤獨與堅守。但是垮塌的人設,其實不是從這里開始的,也不是從賈冰,可能是從劇中賈冰的兒子開始的——徐雷,一個如此飛揚跋扈的涉黑大佬的兒子,愛好居然是電魚和喝AD鈣奶……
減分項太多。感情戲尤甚。
他是純粹不通人情世故呢,還是初心不改出淤泥而不染,在感情戲份上,張譯設計了很多大智若愚的偏喜劇的小設計,但是說翻臉就翻臉秒變“無情男”,即便如此,李一桐還是嫁了之后念念不忘,強哥的妹妹因為一碗大年夜的餃子暗戀了20年,可是你從臉上就能看出來,她們根本就不像戀愛中的女人啊。我以為這就完了,好家伙,壞人被匆匆忙忙繩之以法了之后,編劇也放飛自我了,辦公室戀情都出來了。你能說這一切,不純粹是因為人物的弧光?難道是因為張譯那高級灰的發色?
高啟強的故事線很強。但是高葉演的陳書婷的氣場,感覺高啟強的腔調又有點配不上——她起碼要配一部蘋果手機,而不是一部劇里隨處可見的功能機。她的存在原本是有助于提升高啟強的人物弧光的,然而她被編劇寫成了一個工具人,兀自發光。(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