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喜迎二十大,詩潮詠廬州。6月26日下午,由合肥市文聯、安徽省朗誦藝術學會主辦,合肥市作協、安徽省圖書館協辦的萬物的動靜·吳少東詩歌誦讀會在肥舉行,省暨合肥市數十位朗誦名家現場演繹了吳少東近年來創作的十九首代表作品,各界人士及詩歌愛好者近百人參加盛會。
合肥有悠久的詩歌歷史傳統,優秀詩人輩出,是中國詩歌的高地,在中國詩壇有重大的影響力,合肥的詩歌創作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處于第一方陣,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詩歌之城,吳少東即為合肥詩歌的代表性詩人。吳少東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安徽省作協詩歌專委會委員,合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詩歌專委會主任。
近年來,吳少東堅持自己的創作方向,扎根現實,擁抱生活,創作出了一大批極具個人風格的優秀詩歌,發表在《詩刊》《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十月》等大型文學刊物及《人民日報》《新華文摘》等報刊,港澳臺地區及歐美國家的一些文學報刊也都選發過其詩歌,作品入選《新中國70年優秀文學作品文庫?詩歌卷》《中外現代詩歌精選》《新世紀中國詩選》《百年新詩精選》等選本,有多首詩譯成英、法、韓、日、西班牙等國文字交流或被譜曲傳唱,先后榮獲2015年“中國實力詩人獎”、中國2018年度十佳詩人獎、《現代青年》雜志社“2018年度最佳詩人”等多項詩歌獎,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受到了專業內外的高度關注和好評,他的具有跨界的影響力,被業界譽為“吳少東現象”。
這次誦讀的十九首大都選自吳少東的詩集《萬物的動靜》,這部詩集被評為“中國2019——2020年度十佳詩集”。《萬物的動靜》中的詩飽滿、圓潤、富有質地;取材日常又超越日常,既汲于經驗又抽離經驗,詩藝成熟且獨具特色,詩歌語言純凈,顯示現代詩歌語言在智性和力度上的亮色,打造出個人化和當代化的“文人性”和“古意”以及精神風物記的新表達,這在當下詩壇獨樹一幟。
合肥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趙俊超告訴記者,舉行吳少東詩歌誦讀會,是合肥市文聯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動的開始,既是呈現、褒揚吳少東詩歌創作成就,也是宣傳、普及中國現代詩歌,并籍此引領進而推動合肥乃至安徽詩歌創作的進一步發展、繁榮,為中國詩歌向世界散發漢語的光輝做出努力!合肥作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文學創作的步伐也得跟上,既要科里科氣,體現創新高地,又要詩里詩氣,增彩大湖名城。
安徽省朗誦藝術學會會長許北雄介紹說,此前許多的活動朗誦的作品都是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的,當代的優秀作品反而被忽視了。這次朗誦的詩人吳少東的作品,都是他近十年的優秀詩歌,在詩歌藝術上有較高的專業高度,在社會上有較為廣泛的傳播度。另外,參會的朗誦者都是安徽優秀的朗誦家,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共同演繹一場夏日的詩意盛會,帶來了一股涼快的清風,廬州城為之一爽。
出席詩歌誦讀會的中國朦朧詩代表詩人梁小斌說,吳少東的詩,涵蓋自然、季節、植物,親情、悲憫與疼痛,他的許多詩歌里也時時展現著這三個層境的豐富性。“在中國詩壇上,吳少東詩歌閃現的神性美,據我所知,尚不多見。”梁小斌說,吳少東對詞語與詩性的“停留”能力與把控力十分強大,這是當下許多詩人所缺少的,“我不敢說吳少東的詩里已經誕生了太陽,但我負責任地說,這里面肯定有太陽。我讀他的詩,業已讀到了神性之光。”
在誦讀會上穿插對吳少東詩歌進行評論的詩人、評論家茱萸教授告訴記者,吳少東是一位對自己的寫作有較高要求的詩人,許多優秀的品質或心境,如自覺、專注、沉靜、深邃,自我控制與綜合的能力,對經驗與理性的依賴,抑制、減速、開闊等等,都能在吳少東的作品中隨處捕捉到。“從更多詩篇中,我們可以得知他的家庭、工作與友誼——那些穩定的東西一直在加固他的心靈。他的生活里有足夠堅忍的力量,他的寫作又有足夠的‘意象的凝定’。他有一個無論是人生的還是寫作上的成熟而豐饒的中年。”
詩人吳少東告訴記者,生活中不是沒有詩意,而是需要寫作者存心、發現。“有評論家說我的詩歌游走在古典與現實之間,并打通古典與現實的任督二脈,其實,我認為古典是氣,現實是魂。潛身生活,又不為生活淹沒,而是在生活中不時縱身一躍,呈現對生活的美善真與悲憫,才能避免凌空抒情,矯揉造作,才能創作出直擊人心的詩來。我的詩力圖擺脫過于‘’小眾化’,不僅在創作上,還在詩歌的傳播上,為詩歌的‘最大化’作了一些追求,而詩歌誦讀會就是詩歌 ‘最大化’的一種有效傳播途徑,希望今后的城市與人心時時棲居詩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文/攝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