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發來鏈接,劉德華又開始線上云開唱,哥幾個感慨了一番:林子祥還是挺有腔調的。我已經盡量不刷短視頻了,我也跟兒子說好電影還是要去看完整版。我兒子問我什么叫好電影,我說就是這些Up主沒法剪成小視頻哪怕三段論的。但沒有他們剪不出來的濃縮版。
劉德華是一個濃縮版,香港地區乃至華語娛樂圈的濃縮版。除了隱婚,好像沒有任何負面新聞,而且你都不能說隱婚是負面新聞。61歲,被架在“天王巨星”的大烤爐和聚光燈下,在被要求和自律之間盤旋。一貫的,不給打賞,這是天王和網紅最后的較量。
我剛工作第一年,編輯姐姐給我個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邀請函,時間早春坐標廣州,我穿著毛衣皮夾克差點熱暈在機場,第一次作為娛記見到劉德華,遠眺了幾眼,始終面帶微笑,無感。大學時說《阿虎》的噱頭是一百部電影,但劉德華的演技也談不上“百步穿楊”,《無間道》好,但更多是編劇好和梁朝偉好。那時候我有個刻板印象,說到演戲,沒有了杜琪峰的劉德華,只是一個流量明星。
當然那次采訪電腦還壞了,諸事不順,回來以后發現自己的級別不能坐飛機,領導拉著我走到地圖旁邊指出了合肥通往廣州的火車路線,當然最后還是體面地給我報銷了,比心。不記得采訪路上見過幾次劉德華,在上海采訪《桃姐》合了影,劉德華投的《瘋狂的石頭》、《桃姐》和許鞍華都不錯。瘦,吃素,彬彬有禮,而且你知道,我好歹一米八。
鷹鉤鼻的劉德華唱歌沒話講,我高三那年最憋著的時候,送走了一個參加春季高考的復讀大哥,大哥臨走帶著我們吃了頓飯罵了局娘,酒桌上留一下一句“作為男人,不努力,那就是一條狗”,然后一群人在淮南唯一一座立交橋下面的露天KTV,兩塊錢點了一首《忘情水》,從那以后,大伙相忘于江湖,爾來二十有二年矣。
人們很容易忘記,很容易相忘于江湖。
一直不離不棄,一直沒有被忘記的,是劉德華。多年以后,不變的是笑容的劉德華,不變的是華仔的稱呼,那天直播,我發現華仔后面加了個哥,“華仔哥”,這稱呼讓我想到《小兵張嘎》里的“老羅叔”——雖然童心未泯依然還有神劇影子,稱呼里總隱約著莫名的想法的疊加和搖擺。到底是仔還是哥,除了面對林子祥為代表的群體,哥和仔,在公元2022年,確實都不妥帖了。
李好的“華仔哥”,甚至引發了網友的怒斥。也不知道這憤怒的緣由,是哪里冒犯了一個確實60出頭的優秀藝人。難道現在流量明星最大的問題之一不就是被包裝得過于人設完美了嗎?紅了40多年的劉德華,還不能接受自己的年紀嗎?
我是覺得劉德華還是有焦慮的,他的焦慮不在唱歌上,而是表演上,雖然也拿了幾次金像金馬,但劉德華顯然還想留下一些更有份量的角色,所以他現在接戲越來越有追求了,雖然《失孤》其實眼光還是有點問題。德藝雙馨已經不是問題,在“留得住”這個焦慮上,劉德華和馮小剛真有點像,這是我個人的猜測。
如果這個猜測成立,那么劉德華對歲月的認識應該是不用過激的粉絲擔憂的,也正是因為時光匆匆的腳步,敦促著這個華語娛樂圈的傳奇,想要更有說服力的作品,說不定“華仔哥”看過伊斯特伍德老而彌堅的所有作品。不去渲染等了好久終于等到今天,終于把夢實現,他已經走得很遠,他還想走得更遠,不斷失望,不斷希望,這才是瘦削的“華仔哥”最迷人的地方——
累,也不說累。(蔣楠楠)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