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被稱為“詩人眼中的詩人”,曾榮獲1964年度普利策傳記獎的《約翰·濟慈傳》日前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在二十歲出頭感知詩歌的天職,遂棄醫從文,可惜他的詩歌生涯還不到五年,便因肺結核離世,留下了《恩底彌翁》《海伯利安的覆亡》《希臘古甕頌》《夜鶯頌》《秋頌》等不朽的詩作。
哈佛大學教授沃爾特.杰克遜·貝特的《約翰·濟慈傳》是濟慈研究的權威傳記,這本書曾榮獲1964年度普利策傳記獎,書中提供了濟慈早年生活的大量珍貴文獻,作者注重挖掘詩人的藝術創作與外部廣闊的人文環境之間的關聯。濟慈的個人魅力、噴薄而出的活力、童心和強烈情感,在貝特筆下得到了完美“再造”。與此同時,本書也展現了一位現代詩人如何在前人的“偉大”陰影之下,荷重升階,浮出地表。
《約翰·濟慈傳》是一部富于學術原創性的詩人精神生活史及作品評論集,出版六十年來已成為解讀濟慈其人其詩的參考書。《西方正典》的作者哈羅德·布魯姆教授認為,在六位主要的浪漫主義詩人當中,濟慈擁有“最健康的想象”。他上承莎士比亞、彌爾頓,下啟丁尼生、葉芝,所留下的“消極能力”“無我”等觀念在后世回響著“鐘鳴般的聲音”。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