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基于攢個喜劇電影不容易,所以我像個安靜的美男子,靜靜坐等《獨行月球》的豆瓣評分跌破7分的時候,在它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才開始吐槽它的炫耀和無趣。因為這個水準的特效也拍不了《三體》,而這也根本不是什么軟科幻喜劇的先驅。就說沈騰自己,起碼能想起《夏洛特煩惱》和《瘋狂的外星人》。
《夏洛特煩惱》是一部喜劇神作,里面太多神來之筆的橋段,馬什么梅,什么冬梅,“沈馬組合”是有傳統的,從春晚的小熒幕落實到影院的大銀幕。不是說拆開了就差點意思,沈騰確實是個自帶笑點的男人,而馬麗怎么說呢,起碼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里顯得太冷靜了,在《獨行月球》里更正經,而在《李茂換太子》里,不提也罷。
沈騰+馬麗,1+1>2的。
問題來了。這兩年和麻花有關的電影腳本里,太多惡俗的諧音梗,而且是那種特別沒有技術含量的諧音梗。甚至你從《李茂換太子》和《獨行月球》的片名就能看出來這種傾向,所以“下落特煩惱”這種諧音梗段子出現的時候,多少會有點讓你坐立不安。然后,黃子韜開始拿謝頂當笑料,call back的人物還是周星馳若干年前電影里的人物火云邪神,一線藝人變成“一號線藝人”,讓你想到沈騰在《獨行月球》里的臺詞:好消息是,不會再有壞消息了,壞消息是,也不會有好消息了。這不是湊包袱,是什么?
實話實說,這些年常遠和黃才倫們,甚至包括艾倫,都在消耗“開心麻花”這塊招牌。黃才倫用一根葫蘆絲開了一整部電影的玩笑,常遠的《溫暖的抱抱》和《李茂換太子》干的就是撈一票走人的勾當。離開沈騰的日子,只有一個魏翔挺身而出,然而你也沒法不擔心,魏翔那種視死如歸的瘋癲表現,會不會一下子就把自己燃燒殆盡。從這個層面講,沈騰一個人被遺棄在月球,是充滿了隱喻的。《獨行月球》的編劇為了讓這個隱喻昭然若揭,甚至在沈騰在月球打算去死的時候,讓地球上的喜劇演員們一起在地球擰開了手電筒,組成了一句溫暖的挽留:
你不是(一個)人!
這個場面——
比所有硬科幻都要硬,比所有軟科幻還要軟。
從月球逃回來這么多喜劇演員,包括鎮守地球爆出如鯁在喉如坐針氈如芒在背的簡裝版“X教授”李誠儒——那個《大腕》里驚鴻一瞥“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的疑似喜劇大師,一出場的包袱就是跌出了輪椅。這個角色確實也讓李誠儒實踐了“三如”,顯然他擔心的不是到底能不能率領大家拯救沈騰,而是如果沈騰不能回到地球,地球上的幸存者將死于沒法開心。然而真正的情況是,袋鼠剛子早就看穿了一切:這次沈騰一點不好笑,這次沈騰只是努力在感人。所以沈騰開玩笑抖包袱的時候,袋鼠剛子只反復做一件事:揍他!
相比較而言,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真的算很好笑的喜劇了!寧浩好歹攢的是個喜劇劇本,張吃魚攢的《獨行月球》更像一個三流偶像劇和四流超級英雄劇本。當然,特效是合格的。然而沈騰和馬麗的CP情感線,在《地心引力》面前碎成了渣,在《火星救援》面前碎成了渣,在《星際穿越》面前碎成了渣。你說:那些不是喜劇!我說:《獨行月球》也不是喜劇。沈騰就這么扛著炸藥飛向π+,像超人一樣,他不怕碰到全球熱映的《雷神4》嗎,亂入的英雄旋律和款款情歌,就像強行結束的《難忘今宵》。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憑著慣性《獨行月球》會有個高開,壞消息是這個品質的喜劇百分百會低走。它在愛情戲碼、科幻戲碼和英雄戲碼里,迷失了基礎的喜劇戲碼,而在過度炫技又實在沒有必要的大量特效鏡頭面前,可以讓《獨行月球》不碎成渣的,是最近有一部同樣匪夷所思的《外太空的莫扎特》,某種意義上說,混亂不堪的《獨行月球》可以叫《外太空的郝建》。除了沈騰像在參加一場綜藝,顯得過于放松,其他人,都繃在那里,看著沈騰,一起感受著一部喜劇難以自拔的“下落特煩惱”。
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我是沒怎么開心,但我去看個喜劇片,你總不能讓我時刻準備著去同情你。畢竟,加上我們一家三口的一百塊錢,你已經賣到快20億。雖然喜歡沈騰馬麗,講真的,《獨行月球》豆瓣6.9分,我還是覺得高了。(蔣楠楠)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